2015年7月,一封举报信突然出现在网上,把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封信署名“释正义”,内容直接,把矛头对准了这位中国最出名的和尚。
事情来得太突然,所有人都懵了。
释永信,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
他16岁就进了少林寺,从一个小和尚做起,一步步走到了方丈的位置上。
很多人说他有本事,把一个破败的少林寺,做成了全世界都晓得的“商业帝国”。
在他手上,少林寺不再只是一个烧香拜佛的地方。
他搞武僧团全球巡演,门票卖得飞起。
他还开了公司,卖“少林牌”的东西,从膏药到茶叶,啥都有。
甚至有消息说,少林寺相关的企业在全球超过了40家。
有人把他叫做“穿袈裟的CEO”,说他不像个出家人,更像个精明的商人。
面对这些说法,释永信自己很坦然。
他说:“少林寺也要吃饭,也要发展,不跟上时代不行。”
确实,他让少林寺出名了,也挣到了大钱。
登封市因为少林寺,旅游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但那封“释正义”的举报信,说的不是这些。
信里头列了好几条大罪。
说释永信早就被开除了僧籍,现在的身份是假的。
还说他有两个身份证,一个叫释永信,一个叫刘应城。
最炸裂的是,信里点名道姓地说,他跟好几个女的都有关系,还有了孩子。
一个叫刘梦亚的女人,被直接爆了出来,说她给释永信生了个女儿,还晒出了照片。
这封信就像一个炸雷,在网上瞬间就传开了。
佛门清净地,方丈有私生子?这事儿太大了。
少林寺那边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他们立刻报了案,发了个声明,说这一切都是诽谤,是假的,是有人恶意搞他们。
但“释正义”没停手。
他又接二连三地放出来一些所谓的“证据”。
有户口本的截图,有女人的照片,还有据说是释永信跟人“开房”的记录。
一时间,真假难辨,网上吵成了一锅粥。
有人信,觉得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释永信把少林寺搞得那么商业化,出点事不奇怪。
也有人不信,觉得这是眼红,是有人故意要搞垮少林寺和释永信。
事情闹得太大,官方不能不管了。
没过多久,河南省登封市宗教局就宣布,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这事儿进行调查。
这个调查,一查就是两年。
这两年里,释永信还是照常当他的方丈,出席各种活动,接待各路来宾。
他看起来没受啥影响,但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在等那个最终的结果。
终于,在2017年,官方的调查结果出来了。
一份长长的通报,把所有问题都说了一遍。
通报里说,举报信里提到的很多问题,比如释永信有双重户口这事儿,是因为当年户籍管理的漏洞,后来已经注销了一个。
至于侵占少林寺资产的问题,调查组说,发现了一些财务管理上的不规范,比如一些账目转接手续不完备。
但没有发现贪污和侵占寺庙财产的犯罪行为。
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关于他和女性有染、有私生子的问题。
通报的结论是,经过DNA鉴定等多种手段核查,这些指控都是“不存在的”。
调查组还查明了举报人“释正义”,其实是寺内因为矛盾离开的人,联合外人进行的报复。
这个结果一出来,等于给整件事画上了一个句号。
官方下场,用两年的时间给出了结论:释永信没犯罪,那些最严重的指控是谣言。
可事情真的就这么结束了吗?
很多人心里还是有个疙瘩。
他们觉得,就算没犯罪,一个出家人,把寺庙搞得跟公司一样,天天跟钱打交道,这本身就违背了修行的初衷。
风波过去后,释永信还是那个少林寺方丈。
少林寺也还是那个游客如织,商业活动不断的少林寺。
只是,这场巨大的风波,像一道深深的刻痕,留在了少林寺的红墙上,也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它让人开始想一个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一个寺庙,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是应该关起门来念经,还是应该走出去拥抱这个充满金钱和诱惑的世界?
这个问题,可能比调查释永信本人的是非对错,要复杂得多。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