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别人四大皆空,自己却成了亿万富翁!”
曾几何时,人们还称赞这位少林方丈释永信是“以大智慧实现少林文化国际飞跃”的传奇人物。
是将“和尚也要吃饭”的朴素信念转化为商业版图的佛门CEO。
风水轮流转,7月28日,昔日的少林方丈被“挪用公款”“多位伴侣”的舆论包围,沦为“严重败坏佛门声誉”的争议焦点。
即便他已经跌落谷底,佛教协会仍是步步紧逼,“遮羞布”彻底被撕开......
佛门高僧成为“国贼”
中国佛教协会就紧跟着出手了,接下来一个月里接连打出“三记重拳”。
每一拳都精准打在释永信的“身份根基”上,一点缓冲的余地都没留。
7月28日,佛协官网直接挂出《关于注销释永信戒牒的公告》。
戒牒可不是普通的“僧人身份证”,它是国家宗教事务局统一印制的、佛教教职人员的法定凭证,有了它才能算“正规僧人”,没了它连“释”姓都不能用。
这意味着释永信从此不能再以“僧人”身份活动,只能用俗名“刘应成”示人,等于被彻底踢出了佛门谱系。
时隔10天,8月7日佛协又发了篇题为《坚持以戒为师》的文章。
文章里直接痛斥释永信“忘却出家初心,将少林圣地变为个人敛财工具”。
8月19日佛协发布《没有法外之人,勿越法律红线》的声明,直接把问题上升到“国家原则”层面。
声明里引用了佛教传统戒律中的“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说释永信“挪用寺产、侵占资金”的行为,既违反佛教戒律,更触犯国家法律,是“典型的‘犯国制’”。
这则声明发布后,连河南省佛协都紧跟着表态,说要“彻底肃清释永信的不良影响”,看得出来这次佛协是铁了心要跟释永信划清界限。
可谁能想到,在不久之前,他还是全国人大代表,是少林功夫的头号代言人。
当大多数寺庙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的时候,释永信早就建起了少林寺官方网站,成为了中国佛教“触网第一人”。
在网站上面,不仅介绍了寺庙的历史和禅宗文化,在上面还公布了《易筋经》和《洗髓经》等少林武功秘籍,甚至还专门开设了英文版页面,为想来学武的外国人提供从签证申请到交通路线的全流程指南。
除了线上,释永信还带领着少林寺的武僧团开启全球巡演,先后在俄罗斯、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进行表演。
但是这些巡演可不是普通的文化交流,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里,武僧们表演的“铁布衫”引得观众把钞票直接塞进他们的腰带。
在柏林的禅堂中,海外弟子一边打坐修行,一边收取每月5000欧元的租金。
少林功夫就这样被包装成“可流动的文化资本”,在国际舞台上赚足了眼球和收益。
线上线下的破圈只是开始,释永信很快将少林的商业版图扩展到多个领域。
在旅游业方面,他主导了少林寺景区的运营改革,将门票收入纳入寺方管理,彻底改变了过去“庙穷景富”的局面。
文化衍生品开发更是风生水起,从武术教材到少林主题工艺品应有尽有。
其中少林药局开发的活络膏、灵芝茶等产品,2019年销售额就突破8000万元,成了中医药领域的“网红品牌”。
但是,到了2015年,释永信的弟子释延鲁举报了释永信。
他指控释永信以“代持”的名义实际控制着少林寺80%的股份,而释永信本人还同时拥有“释永信”和“刘应成”两个户口本,甚至称释永信私生活混乱,还有私生子。
随后官方对此事进行调查,最后以“证据不足”结案。
虽说举报风波告一段落,但是关于释永信的负面消息却越来越多。
有人说在国外某豪华别墅区看到了释永信的身影,还附上了模糊的照片;有自称知情者的网友爆料,曾看到释永信与年轻女子同游。
更有人指出,释永信利用少林资源为亲属谋利,他的弟弟释永胜不仅参与寺内事务,还掌控着部分利润丰厚的产业。
这些传闻虽然传得有鼻子有眼,但始终缺乏官方实锤,而释永信头上的“护体光环”也一直未曾破碎。
没想到,十年过去了,官方最新的通报,直接将释延鲁当初的举报实锤了。
关联清算
自从释永信出事之后,少林寺内部和释永信的关联人员也迎来了“连锁反应”,短短几天里,跟他有关的人和痕迹几乎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最先出状况的是他的哥哥释永胜,有人在7月30日发现他失联了,后来有登封市相关部门的知情人士透露。
释永胜因为“涉嫌参与挪用资金”,已经被带走配合调查,至于会不会被追责,还得等司法机关的消息。
与此同时,少林寺内部的大雄宝殿旁边刻着“释永信方丈功绩碑”被拆除,方丈室门口的门派也换了,之前的“释永信方丈室”换成了简单的“方丈室”。
谁能想到,除了释永信身边的人受牵连,就连一些明星也受到了牵连。
有人在微博上晒出2010年左右李湘采访释永信的一组旧照,照片里李湘穿了条黑丝短裙,妆容精致。
当时这组图没掀起啥浪花,可到了2025年7月底,评论区直接变了味。
“采访佛门人士穿这么暴露,太不庄重了”“这是对宗教的不尊重吧”
李湘这边还没掰扯清楚,刘涛又被卷进了更荒唐的谣言里。
起因是刘涛2018年接受《时尚芭莎》采访时,曾提到“自己信佛多年,会通过打坐平复心情”,就因为这句真话。
从7月底开始,网上突然冒出“刘涛曾找释永信开光,两人有不正当关系”的传言。
8月1日,刘涛工作室第一时间在微博发声明,配着律师函截图说“网传信息均为恶意编造,已固定造谣证据,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冤的要数台湾女艺人Amy。她本身跟释永信八竿子打不着,却因为外媒的一个失误躺了枪。
7月29日,某东南亚华文媒体报道释永信事件时,误把Amy2023年参加台北文创展的照片,当成了“与释永信有关联的女性”配图。
这张图一出来,“Amy是释永信情妇”这样的谣言直接在台湾论坛PTT和大陆社交平台炸了,连她送孩子上学时,都有路人指指点点。
她的经纪公司也在台湾《联合报》发声明,“已联系涉事外媒要求更正并道歉,将对造谣账号提起诉讼”。
新住持空降
8月15日,河南省佛教协会官网发布公告,正式任命释印乐为少林寺新任住持。
而释印乐和释永信不同的是,释印乐1983年就考入中国佛学院,是正经科班出身,毕业后一直在佛教协会系统任职。
还担任过河南省佛协副会长,还当选过河南省政协委员,是典型的体制内培养的“正统派”僧人。
最关键的是,他之前在洛阳白马寺当住持的8年里,就以“反对商业化”出名。
《河南日报》2023年还报道过,白马寺在他管理期间,从没有过二维码功德箱,也不搞“高价开光”,连寺里的素斋都是明码标价,人均30元管饱。
当时就有信众说“在白马寺能感受到真正的清净”。
就在释印乐上任第3天,就把少林寺2025年7月的财务收支明细挂在了官网“财务公开”专栏。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释印乐能这么“大刀阔斧”改革?
其实这不是他个人的决定,而是国家宗教管理政策转向的体现。
释永信的倒台,本质上就是旧政策结束、新政策开始的 “标志”。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期,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旅游、增加税收,对寺庙商业化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23 年登封市旅游总收入 186 亿元,其中少林寺贡献了近 40%,光门票分成给地方政府的就有 3.2 亿元,还带动了周边酒店、餐饮的发展。
那时候地方政府巴不得少林寺“越火越好”,对释永信的商业化行为不仅不制止,甚至还鼓励。
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开始强调“宗教中国化”,要求宗教场所回归“信仰本质”,遏制“借教敛财”。
说到底,释印乐的改革和政策的转向,都是在“拨乱反正”, 让少林寺从“商业 IP”重新变回“千年古刹”,让宗教回归信仰本身。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