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知人知面不知心,释永信“倒台”后,才明白于东来的含金量有多高

直率原野r · 2025-8-29 16:41:39
于东来和释永信,这俩人说起来交集不多,可总有人喜欢把他们放一块聊。经常就有些“神评论”——一个搞商业火得飞起的和尚,一个做门店却被追捧成“活雷锋”的企业家,咋看谁都不像圈里的典型人物。


释永信的故事得从少林寺火起来说起。1981年,释永信出家,少林寺拜师,六年后方丈圆寂,他顶上。他可不是那种安安分分念经的和尚,没多久就跟着潮流跑北京、江西游学。那会儿刚巧李连杰拍了《少林寺》火到爆,掀起了全国的武侠热潮!这时候,释永信反应相当快,顺势成立了少林寺武术队,把武僧表演搞得有声有色。
少林寺的名气后来一路飙升,全靠这种“输出”模式。到处巡演,国内国外都能见到少林弟子的身影,甚至海外还专门建少林文化中心,外国人专门来学武术,以至于少林寺的武僧表演成了门生意。这些举动实实在在带来了收入——少林寺翻新换新,香火钱、各种活动、门票、甚至少林元素产品,花样多到数不过来。


赚钱速度可想而知。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各种武术表演收费,每年创收数额很高。但这事就有点巧妙了,“寺”归“寺”,钱归“钱”,最后风声大了,释永信涉嫌“挪用公款”、“私生活混乱”等被调查。网络风向一变,他原本头顶MBA“方丈”、佛系大佬的身份,突然成了舆论焦点,麻烦一大堆。


于东来的戏码完全不同。河南人,地地道道,小时候条件一般,也没啥好学历。年轻那些年,卖过花生,倒卖过电影票,连冰棍小买卖也干过。一不小心进了趟牢房,背上债,出来反倒有点醒悟,想着这倒卖路子走不远,跟亲戚朋友借了点钱开了烟酒小店。


小店刚开头也没指望能多火,但于东来学得快,顾客买东西就给优惠,跟人拉家常,口碑一下子起来了。 开始慢慢琢磨出来点门道:“用真品换真心”,不忽悠人,也不坑人——实际这话后来成了胖东来的经营真谛。


连锁开出来以后,胖东来名声大了。很多郑州人都认,说哪里买得不如胖东来“放心”。东西不好使直接退、衣服熨烫全免费,这种服务理念大伙愿意买账。生活类商品、休闲娱乐餐饮一条龙,想买啥就有啥。胖东来服务质量、商品品质、售后都有保障,员工氛围也活跃


有意思的是,于东来后来不光专注做买卖,对公益也上了点心。招聘优先考虑退伍兵,员工高薪高福利,外面不少人羡慕。员工福利明细常上网络热搜,“工资多少福利怎样”全明明白白,什么生日福利、津贴各类补助改了几轮都被关注过。有时候别家怕花钱,于东来宁肯多掏钱保证伙食。
1.jpeg

他公开说过,“钱没啥用,拿来比有钱都是胆小鬼……”所以这几年 捐款、抗震救灾,胖东来也常露脸。员工的归属感被看作“公司实力体现”,内部不时有培训提升和激励机制,不赶人加班。


连锁发展这块,胖东来折腾出不少新花样。比如顾客投诉不是推诿,门店还设置“顾客体验岗”,所有退换货全程走透明流程。服务体系不光靠制度约束,更接受来自市场和网友的监督。


郑州、许昌、洛阳、南阳等地门店扩展速度很快,人流密集,客流量不少于省内一些商超总和。每日进账、利润分成公开透明。去年胖东来全年营业额保持80亿元,利润分配方案有多次调整,薪资体系随业绩浮动


胖东来员工总数超过1。5万人,福利保障覆盖到每个分店,员工满意度数据常年保持较高。随机抽查结果一直不错,内部合规调查透明,吸引不少年轻人。
2.jpeg

于东来经常自己跟顾客聊天,还常常现身社交平台交流。网络热议“胖东来标准”,一度带火了河南各地的本地零售业体验。


反过来少林寺这边,释永信的日子就不那么顺了。各种财产、关系、权力分配,调查接二连三。每次新消息流出,各种猜测一堆,负面印象越来越多。当初名声响亮带来的红利一夜间没有了,企业化运营手法反而成了问题
3.jpeg

有人感叹,少林寺是面子工程,胖东来是本地老百姓的“家门口日常”,但两种生意,完全不同味道。释永信的“创新营销”最终被关注成风险,于东来的“务实扩张”反倒成坊间榜样。


坊间流传:一个“圈钱”口碑变糟,一个带着“劳改”背景结果成了公众企业家,不少人都琢磨,命运剧本真是离谱——


释永信本有MBA学历,曾被称“最懂经商的和尚”,“寺庙经济学”一词也经常跟着他出现;于东来则被戏称成“打工人代表”,胖东来员工晒工资单每年都能引起讨论。两人本身经历差得有点大,但都确实火出了圈!
4.jpeg

谁输谁赢,好像完全不取决于形式和学历,说到底还是各家运作方式和选择。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