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与俄罗斯的谈判破裂,美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实施次级制裁,中方云淡风轻,因为中方的帮手已经在路上了。
日前,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再次提到对华加税,称可能会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对华征收次级关税,且税率高达100%。瑞典的共识都还没有落地,特朗普的威胁平白为中美贸易添加了许多变数,但这次特朗普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的真实目的是施压俄罗斯。
近日,特朗普突然极限压缩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谈判的时间,称如果俄不在10到12天之内结束俄乌冲突,将面临新一轮的经济制裁。特朗普有别于上任时的胸有成竹,他现在不再提所谓的“24小时内结束冲突”,而是已经认清并接受了普京不会接受停火提议的事实,所以再推迟对俄制裁已经毫无意义,不如给将时间转化为压力。
美方威胁对买俄能源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本质上也还是给俄罗斯上“紧箍咒”,特朗普同步批准了新一批对乌军援,并威胁对俄“影子舰队”实施额外制裁,意在切断俄能源通路,针对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不许其他国家购买俄油,则是从下游市场再建立一道贸易壁垒。
中国和印度是被美国点名的买俄油大户,印度已经因此被特朗普加征了25%的关税,美财长贝森特在中美瑞典谈判中也提到了此事,并施压中方停止购买俄能源,但是遭到了中方的拒绝。特朗普的最新的威胁对中方来说并不意外,为了保障中国的能源供应,中方也早有了应对之策。
当前,中国能源进口结构呈现高度多元化特征,在石油、天然气、煤炭三大能源的进口上,中方都至少有两到三个大供应商,为的就是避免单一依赖带来的供应链断裂风险。伊朗其实是中国石油的第二大来源国,供应量约为俄罗斯的一半,而且这还是美国制裁下的结果。
之前俄罗斯供应稳定,中伊石油交易量已经足够,但现在局势出现变化,俄石油出口面临风险,不排除增加伊朗石油入口的可能性,伊朗一直寻求美西方解除制裁,恢复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对此想必也不会拒绝。巧合的是,伊朗总统即将访华。
特朗普话音刚落之际,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宣布,总统佩泽什基安计划访问中国,并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今年的金砖和上合系列会议比起往年更有看头,一方面是因为东升西落的趋势愈发明显,金砖和上合的关注度明显增加,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也在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特朗普4月发起全球关税战,几乎没有国家幸免于难,但愿意联合起来反对美加征关税、且对美具有一定威胁性的,也就是金砖和上合了。
伊朗既面临美国的关税制裁,还遭到美以的军事施压,十分渴望通过多边平台打开局面,所以中方几乎不用担心美国的制裁会影响能源安全。8月8日,彭博社记者提问中方对特朗普加税言论的看法,发言人郭嘉昆云淡风轻地表示:中方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我们将继续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总而言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从不把美方的威胁放在眼里,美国也就不用浪费时间在中国身上。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