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张碧晨与汪苏泷同台获奖,双方感言意味深长,盼两人重归于好

可靠星星K · 2025-8-30 00:33:49
后台那灯白到晃眼,照得人没地方躲。
张碧晨提着裙摆刚下,汪苏泷在另一侧候场。
中间隔着三米空气,像隔了三年。
那首《年轮》还在商场里循环,台上却再没同台合唱过,这画面挺让人唏嘘。
昨晚北京一场音乐颁奖晚会,节目组把两人错开安排得很干脆:张碧晨开场先唱,汪苏泷压轴收尾,物理距离拉满,镜头也尽量避开同框。
1.jpeg

结果都不亏,张碧晨拿了两个奖,汪苏泷抱走三个,面子里子全有。
镜头扫到汪苏泷,他也鼓了掌,幅度不大,刚好能给个特写,礼数在这儿。
两人怎么就走到了尴尬这一步,绕不开《年轮》。
2.jpeg

曲子是汪苏泷写的,他也唱过,版权在他名下。
张碧晨那版唱进了大众记忆,这谁都承认。
争议卡在“原唱”三个字上,一头是“谁先唱”,一头是“谁唱火”。
3.jpeg

行业里多版本不稀奇,像李健的《传奇》,春晚上王菲一开口,很多人误以为那就是“原唱”。
舞台归舞台,定义有定义,最早公开发行的录音者才叫“原唱”。
这点常识,一撞上情绪就容易糊。
4.jpeg

说回昨天最让人拿放大镜看的,还是两人的获奖发言。
张碧晨那句“能一直一起走,且行且珍惜”,话不重,态度很软,像是放了个台阶。
汪苏泷这边谈音乐“像做面”,面粉汤头都重要,但“好吃靠真心”。
这话不硬,却有锋,既是职业线,也是合作的底线。
5.jpeg

简单翻译一下:一个主动把台阶摆好了,另一个没把门关死。
(04)
观众席上也有戏。
有粉丝举灯牌,左边“晨”,右边“泷”,中间拼出一颗歪歪的心,像小朋友和好纸条。
6.jpeg

弹幕里有人打趣:“不就一首歌的事吗,至于吗。”
也有人规劝:“俩人有才华,又都是明白人,和好不就完了。”
情绪是一半惋惜,一半着急。
7.jpeg

后台的气场再紧,台下还是盼个同台的合唱版。
事有来龙去脉,也得把规矩摆清楚。
8.jpeg

创作与演绎是两套系统,你写得好,我唱得进,互相成就才是双赢。
谁唱火不等于谁是原唱,谁握版权也不等于台上那一嗓子的归属感就能被忽略。
最怕的就是信息不透明。
9.jpeg

舞台一句致谢、版本说明写清楚,很多误会当场就灭火了。
业内有人私下支招:不如把《年轮》重编一版,联署双原唱,收益按约定来,别纠结先后。
听着像和稀泥,但有时候,能粘住关系的,还真就这点“稀泥”。
10.jpeg

还有个小细节被热议:有网友说音乐平台多了条未命名合作曲的空壳词条,时间显示凌晨三点。
是真是假,暂时还没有相关信息。
真要是新动向,那可太有戏;要是乌龙,也别再给两边添堵了。
从业务盘一盘,两人其实赛道有交叉。
11.jpeg

张碧晨“OST体质”,一开嗓就自带画面感;汪苏泷是典型唱作人,旋律和情绪都能自己搭。
合作那会儿,一个像读日记,一个像写日记,把同一段青春唱成两种颜色。
现在颜色糊成灰了,还是得靠沟通把层次再分出来。
说实话,真刀真枪的才华不缺,缺的是把话讲透的直率。
昨晚这场,主办方给了体面,双方也留了余地。
如果把这次同台当成新的起点,下一步要么坐下来把“原唱”与“版本”讲明白,要么来一次合唱,把《年轮》唱回“我们”的位置。
那句老话也不是空话:透明,止争。
规矩明白,友情才有回旋。
你更期待哪种走向?
台前再握手,还是先把话说开再同台?
评论区见,别憋着。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