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墙倒众人推,中国佛教协会对释永信下重手,他连最后的体面都没了

正义凛然熊猫8 · 2025-8-30 06:35:03
“你笑方丈过得苦,方丈笑你没路虎。”
这句子,一下成了现实版的讽刺。
7月25日,释永信被带走立案调查,风向瞬间调转。
外界不只盯着他个人的私德,更盯着那一笔笔香火钱、项目资金到底流进了谁的口袋。
节奏有点快。
1.jpeg

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一时间发公告,直接点名其挪用、侵占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同意注销其戒牒。
把“戒牒”拿掉,对出家人意味着身份被抽走,等同于回到俗名刘应成。
这一下,面子没了。
2.jpeg

没过多久,8月7日,佛协再发长文,话更重:除了可能面临法律的惩处,还要按因果承受严重果报。
8月19日,第三次发文,重申“没有法外之人,勿越法律‘红线’”。
三连击,力度肉眼可见。
寺里这边动作同样干脆。
3.jpeg

释印乐接任,官网清空过往相关内容,方丈室封了,那块著名的碑也撤走。
有人觉得这叫“割席”,也有人说没必要这么绝。
可话说回来,墙倒众人推是真实的人情世故。
少林寺从冷清到热闹,外界承认释永信在商业化、传播上有过手段,但“功是功,过是过”这句老话,今天又被翻出来了。
4.jpeg

(04)
舆论一路从他本人,扯到了不相干的人。
李湘多年前的采访被翻,合影被晒,女儿王诗龄也被拿来做对比,有网友说“像”。
这下踩线了,未成年人被裹挟,李湘在社交平台回应,那只是多年前一次采访。
5.jpeg

网络再热,也别拿孩子当靶子。
钱的事最触动人。
有人回忆他自称“月薪700”的方丈,另一面却被指手握十几家公司,被喊“佛门CEO”。
6.jpeg

义工的说法也流传开:红木家具、百万豪车。
香火钱原本大家想着用来修修庙、做做公益,结果到底归到哪儿,现在成了追问的焦点。
具体账目公开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相关信息。
风向也不是一边倒。
7.jpeg

有人出来撑他:有经济学者,有少林相关人士,也有自称徒弟的文艺圈人物,甚至网红露面表态。
有的喊“功过要分开谈”,有的讲“敬重师父”。
评论区更现实:“修佛,不是‘真佛’,该守的法一条都少不了。”
还有网友打趣:“一个人把佛协气到连发三文,也算是‘史上罕见’了。”
8.jpeg

老瓜也被翻出来。
释延鲁当年实名举报,没激起太大水花;今天回看,当年的孤声,像是前奏。
9.jpeg

少林寺被指商业化过度这件事,印乐法师上任后有变化的说法也很多:香可以免费领,功德箱二维码不再设定固定额度,武僧摊位看不见了。
这些调整,路人缘一下就回来了。
具体执行细节,以现场为准。
这事为什么刺痛人?
10.jpeg

说白了,信众把钱投向的是信任,不是个人。
宗教场所该怎样透明、怎样避免权力“任性”,佛协这次强硬出手,给了一个信号:教内要有戒尺,教外有法律。
被带走调查到现在,最终结论还没公开,更多细节还得等权威通报。
可一个共识已经立住了——清净地,不该变成利益场;谁碰红线,谁就要付代价。
有一点也别忘了:别一棒子打死所有和尚。
有人破戒,不代表人人失德。
社会情绪需要出口,但别砸错了门。
清理污浊,让清流回位,这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
墙倒众人推也好,大义灭亲也罢,形式不重要,关键是把账算清、把责落到人。
你更在意哪一块?
钱的去向、制度的补洞,还是对未成年人的舆论保护?
评论区说说看。
等待官方通报的同时,别放过每一条能够让公共空间更清朗的建议。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