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在接受“俄罗斯24”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方领导人已接受俄罗斯邀请,将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透露,俄罗斯也在为9月份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活动进行相关准备。
这意味着中俄两国元首将借着这两个至关重要的二战纪念日,进行接触和互访。而两个国家也大概率会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尤其是军事、经济领域的合作。
一种可能性就是中俄两国很可能会在时隔10年后,再度派遣各自的仪仗队前往对方国家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阅兵活动。俄罗斯那边是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而我们这边则是九三阅兵。
【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筹备中俄元首互访】
在国际形势颇为紧张的今天,这种互派部队参加阅兵式的决策将对外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凸显中俄两国的合作关系。
同时对于莫斯科来说,这也是一个可以进一步加强和中国交流的绝佳机会,让他们可以缓解俄罗斯的内外压力。
毕竟距离俄乌冲突打满整3年只剩下不到2个星期的时间了,但除了特朗普天天念叨要结束这场看不见头的冲突外,俄罗斯也好、乌克兰和欧洲也罢,都抱着一种不打到撑不住就不罢休的态度。
【参加红场阅兵的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这导致就算特朗普有心推动自己的“和平计划”,其他国家也未必会买账。而这也意味着在可见的未来,俄罗斯将继续和美西方国家处于决裂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国家经济系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俄罗斯的这套战时经济系统是畸形的,能稳定运作3年,中俄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果俄罗斯想要继续让这套体系运作下去,不出问题,那么俄罗斯必然会加强和中国的经贸合作,引入中国因素遏制系统内的不稳定因素。
显而易见,这么大的事只有国家元首可以拍板。而俄罗斯的胜利日和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两国元首的会面提供一年两次的会晤窗口,若是能把握住,势必可以提高相关政策的推进效率,减轻内部压力。
【西方国家集团对俄金融制裁示意图】
至于外部压力?欧洲各国会执着于用俄乌冲突拖垮俄罗斯,原因是在他们看来,俄罗斯的国家底蕴不如他们深厚,和中国的合作也流于表面。只要给够压力,纵使普京是政治强人也撑不了太久。
但反过来说,当欧洲国家意识到中俄两国的深厚合作关系足以让俄罗斯坚持更久时。他们对俄乌冲突的投入很可能会因为看不见回报而有所减轻,变相减轻俄罗斯的压力。
除了释放合作信号,加强经贸领域联系外,解放军和俄军还可能组织更大规模的联合演习,加强军事领域合作。
原因无他,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本来就在持续加强,到2024年更是迎来了一个新高峰。空军层面,解放军的轰-6首次依托俄罗斯军用机场飞往白令海峡,将阿拉斯加纳入解放军常规空中军事力量的打击范围内。
【中俄轰炸机在白令海上空编队飞行】
海军层面,中俄海上编队不仅在“北部·联合-2024”演习首次建立起了海上联合指挥系统,双方舰船还曾搭伙航行到了靠近关岛附近海域,把关岛美军吓一跳。
得益于这些军事合作,中俄两国军队都收获颇丰。俄军体会到了智能化作战体系的好,而解放军这边则从俄军身上学习到了俄乌冲突的实战经验。再融入解放军自己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两个因素相辅相成,显著提高了解放军对现代战争的适应能力。
考虑到中美博弈态势愈发紧张,南海、台海方向火药味浓烈。解放军对于战斗力提升的需求,势必会更加迫切。同时俄罗斯也需要在国际上建立起和中国站在同一立场的外交形象,以威慑欧美国家。
【参加北部·联合-2024演习的中俄海上编队】
那么对于两国来说,组织更大规模的联合演习,加强解放军和俄军在军事领域合作,是现阶段最合理的选择。
此外,中俄两国还有可能在北极问题上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因为特朗普的诸多对外政策中,北极也是他的主要发力方向。特朗普会叫嚣要吞并格陵兰岛和加拿大,他的北极政策也在其中发挥着影响。
【北极航道和其他主要海上航道示意图】
对中国而言,北极问题关乎北极航道开发,而这条航道有助于中国在未来进一步扩大对外,特别是对欧洲的经贸交流。但由于中国并不是北极国家而是“近北极国家”,导致我们在北极相关问题上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航道开发工作也是止步不前。
所以加强中俄两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合作关系,既有助于中国在北极扩大国家影响力,推动北极航道项目,也有助于俄罗斯对抗特朗普的北极政策。强强联合,确保美国不会在北极一家独大。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这些还只是中俄未来合作的冰山一角。随着国际局势愈发不稳定,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会越来越多,合作深度也是水涨船高。而中国也将从中获益,更好地应对来自美西方国家的外部挑战。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