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为什么阅兵要在9月3日?

黑鸦智境 · 2025-8-31 11:50:5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一天标志着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一个被忽略的残酷真相是:那份诏书里,从头到尾都没有“投降”或“战败”这两个词。
它的正式名称叫《大东亚战争终结诏书》,本质是一份“终战宣言”,而非“投降书”。仔细研读其日文原文八百余字,通篇充斥着“收拾时局”、“为保全国体”和“忍受难以忍受之事”这样的措辞,将自己包装成了为拯救苍生、避免人类文明毁灭而主动停止战争的“悲情英雄”。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话语陷阱。
真正的法律意义上的投降,发生在近三周后的9月2日。这一天,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等人正式签署了投降书。仪式结束的时刻,恰好是9点18分——与十四年前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时间点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巧合与讽刺。
那么,一个核心问题来了:既然9月2日才是法理上的投降日,为何中国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并举行盛大阅兵?
一部分原因是,当年消息传得慢,老百姓知道胜利喜讯时已经是第二天了。但更重要的,是这一天之差背后,其实是一场国际话语权的较量。
美国把投降仪式定在9月2号、放在自己的军舰上,是想要强调它主导了战后的秩序。如果中国也选同一天庆祝,就好像我们的胜利是美国给的。
但我们选9月3号,就是要告诉全世界:中国的胜利,是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换来的,是我们自己打出来的!我们遵守国际规则,但绝不被别人的叙事牵着走。
所以,9月3号不只是一个纪念日。它代表着中国从战争中站起来,确认自己的历史地位,也向世界发声:真正的胜利不光是在战场上打赢,更是要把历史的解释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为什么写这些呢?只因为吃饭时候一家子在看电视,孩子突然问了句为什么9月3阅兵呢?原来不都是国庆节阅兵吗?我还没想好怎么和孩子说,我的外婆就说8.15啊日本投降了,给打跑了,80年了,阅兵纪念一下。(我的外婆是抗美援朝回来的老兵)。
我当时就想我必须发这个文章,老一辈的人对8.15和9.2都有一些说不清,更不要说现在的孩子。我只想叫现在的孩子能正确的认知历史,仅此而已。
此文章也不算原创,看了网上很多老师的作品,视频等讲解的更好更详细,我只是组织下语言,用比较通俗易懂的白话呈现给大家,希望叫更多的人能一目了然,然后用几句话简单明了的给自己的孩子家人讲明白。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