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尚上任扫清商业味,旧账被翻出,少林寺还能清净吗?。
最近听说少林寺换新住持满一个月了。印乐法师接替释永信之后,寺庙里确实有些不一样了。网上有人说现在去少林寺,香火摊子全没了,反而能免费领清香。功德箱也改回投现钞的木头盒子,再没人追着扫码捐款了。不过这背后的故事其实挺复杂的,得慢慢说。
释永信当了三十多年方丈,把少林寺搞成了赚钱机器。他名下有七十多个带“少林”字样的商标,寺庙还开公司做生意。比如郑州花四亿多买了块地,海外建酒店,这些都不是和尚该干的事。他房间堆满贵重家具,大殿前香烛标价高得离谱,卖的平安香一百块一根,说烧贵的香才能多积福报。这些事一直被老百姓骂。
印乐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砍掉那些商业化的东西。现在进山门就能拿免费清香,牌子上写着“一炷为敬”。功德箱换成老式木柜子,捐多少全凭心意。原来卖佛珠、开光神器的小摊子也没了,连斋饭堂暂时都关了门。不过以前在白马寺,印乐就搞过免费斋饭,后来因为疫情停了,现在在少林寺可能要重新规划经营模式。
有报道说僧人现在不准随便出去,得老老实实参禅干活。以前释永信弟弟当慈善会长,有人花大钱求字画,一幅抵北京房子钱。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没了。印乐还从白马寺搬来农禅制度,让和尚种田收庄稼,网上能看到和尚们下地干活的照片。不过传言说有些和尚受不了管束选择还俗,寺庙方面说没这回事。
有意思的是,印乐的办公室跟释永信完全不一样。释永信在任时,门口挂的对联藏着自己名字“永信方丈”,显得特别刻意。印乐的办公室则是破木门,对联是手写的“万古是非浑若梦”,看起来低调多了。他治下的白马寺财务公开,每个月收入支出都贴公告,少林寺以前可从来没做到过。
但问题还是不少。景区外面还有人冒充和尚算命、卖假法器,游客花钱买“开光”东西。武僧团表演虽然说是和寺庙没关系了,但很多游客还是觉得是少林官方组织的。这些乱象估计得靠地方文旅局一起管,但至少现在寺庙回归清净了。
以前总有人说少林寺靠释永信才出名,其实少林传承一千五百年,底蕴摆在那里。现在新住持把商业味冲淡了,更多人专程来寺里看变化。直播里能看见游客对着新布置拍照,评论区都在问“真的不要扫码了吗”。
寺庙那边也没空解释太多,忙得够呛。印乐刚接手肯定有各种阻力,但至少现在功德箱改回木头的了,和尚们不卖东西了,香火钱到底怎么用或许真能透明点。至于能不能彻底改变,还得等段时间看。
网上有人说新住持太死板,有人觉得这才对味。不管怎么吵,现在去少林寺,至少不用怕被拉扫码了。山门旁边还有和尚种的菜,偶尔能看见他们弯腰干活。寺庙毕竟是修行地方,商业味淡了,可能才能留住真正想学佛的人吧。
印乐从白马寺带过来的规矩,少林寺照搬效果好不好还不知道。毕竟以前释永信把寺庙搞得跟企业一样,一下子全变回来,肯定有人不适应。但至少那些百元高价香消失了,功德箱恢复现金,这些小事看得见。
其实游客量也没少,大家反而更感兴趣了。网红们开着直播带人云游,镜头对着那些免费清香的发放点,说是跟以前完全两样。和尚们现在不拉客人,有的在扫地,有的带路拜佛,剩下大部分都在后面做功课。
至于未来会不会又变回去?现在没人敢说。新住持刚上任三十天,能改这么多已经超出预期了。寺庙和景区的关系还没完全理顺,武僧表演还是个麻烦事,但总得一步一步来。
新来的和尚住进山门,老规矩渐渐回来了。香火钱不追求数字,功德箱里的钱少了可能,但心里踏实。寺庙终究是修行的地界,少点金灿灿的商业牌匾,多几垄田地,或许才是真佛门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