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中寺门还没关呢。扫码机托着八十块门票在滴响。仿佛没人打算停下来看。
手机里新闻截图漂进群。挪用、私生子、戒牒注销。有人挂上了一连串问号。
好像每个人都自称早料到了。
谁真的料到了吗?不开口时永远沉默,各自看着风波卷起来。
人群里仰望屋檐。习惯了天空没变化。八十块,像买了口安静。
评论区很热。少林寺抖音继续更新。功夫在飞檐上越走越远,流量沉到佛门上市的段子上。
CEO、股权、KPI乱绕。武僧在背后起跳。佛祖没吭声,人都在闹。
时空另一边,旧照片翻出来。灰布衣服破,脚下胶鞋裂,单薄三轮车。
照片糊得很。明明不清,却反复有人盯着,像在镜头里找人与事的区别。
“她怎么靠捡塑料瓶开始?”第一次有人问。身边没人听说过佛学院的课程表。
没名校背景,没人讲“完美”。印着善款明细贴墙角,风一吹掉下地。
湊零钱装瓶,慢慢累起一摞硬币。慈善变得不遥远,低头捡东西就能开始。
网上总结挺直接。一个商标一大盒子,一个竹筒孤零零。隔着屏幕,对比两张照片。
庙变公司。慈善变信仰。商标六百多个,雨衣一箱扛起再发放。
用钱买安稳?有的人歪着头一想。佛前许愿有没有用?最后方丈都没安心。
捐钱可以积德吗?投资箱换了功德箱的脸。烦乱语气全挂在留言里。
香火钱成股权,磕头写成KPI,小把戏谁都懂。门票都涨价了,庙里人头依旧挺多。
原来觉得和尚应该穿旧鞋,结果新闻里名表亮着闪光。信仰快断电了,黑暗听不见脚步声。
旧账都翻了出来。举报也不是第一次。当年说“不实”,现在放在台灯下,一根根数出来。
等事烂到底,才听见碎裂响。早知未必敢讲,人只愿随大流。
一边整顿,一边售票。寺庙商标还能注销吗?地产卖了日子该怎么过?
“门票要降价吗?”没人应声。香客在门口等着,武僧每日练功。
慈济没有空多叹气。台风季来了,忙着打包雨衣。不语搬物资,背影没变。
守在台风口,志工帮着准备盒饭。低头弯腰,一干就是好多年头。
坚持不用写大标语。天气转了点,救灾物资还在路上。
释永信袈裟一件值十几万,还云锦。证严法师旧衣服一穿到破洞。两件衣服悬挂角落,不说话。
风吹过去,灰色布料和绒面袈裟各自飘起来。重量在人眼里,又远又近。
分得清楚吗?照片外还是照片里?这中间,还能怎么看。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