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个孩子”的谣言刚飞出来,朋友圈就炸成烟花。
有人笑到手机掉马桶,有人直接冲进寺庙问和尚:“求子真这么灵?”下一秒,官方辟谣盖章:数字是假的,调查是真的。
情绪过山车坐完,只剩一个念头——释永信这回,怕是真凉了。
少林寺的声明像一记闷棍:开除佛籍。
四个字,连袈裟都不给留。
别小看这动作,佛门里等于“社死+封号”,比上市公司退市还狠。
过去三十年,谁把少林寺从破砖烂瓦带到纳斯达克级别的流量?
还是他。
现在亲手拔掉招牌,只能说明:事大到连“功劳簿”都压不住。
翻旧账能翻到2013年。
外媒写他有大学生情人、海外私生子、30亿美元存款,寺里秒回“造谣”。
2015年,“释正义”甩出身份证、户口本、亲密照,大弟子还出来点头,照样被公关成“P图”。
那会儿互联网没这么毒,风声过去,方丈继续坐C位。
现在回头看,每一次辟谣都像给气球补补丁,补到实在装不下,砰。
有人纳闷:商业奇才+佛门门面,少林寺为啥不保了?
一句话,时代变了。
90年代他注册商标、开网店、卖武功秘籍,游客把山门槛踩成斜的,官方睁只眼闭只眼;如今短视频天天直播和尚劈砖,少林寺早不缺流量,缺的是“干净IP”。
污点一旦盖过光环,就成了负资产,割席比割肉还快。
最扎心的是,当年靠他赚到的香火钱,现在成了清点对象。
寺里财产有没有被侵占?
演出收入、商标授权、游戏分成流向哪?
账本翻开,每一页都可能写着“方丈提款机”。
佛门讲因果,现世报来得比 Karma 还快。
围观群众别只顾吃瓜,这事给普通人三条提醒:
1.别把平台当本事,少林寺的金字招牌才是印钞机,离开平台,方丈也只是秃顶大叔。
2. 人设再稳,也怕连环锤,一次实锤就能让三十年滤镜碎成渣。
3. 风口会停,规则会改,再大的功劳簿也抵不过一张法院传票。
至于“贪财好色”的标签会不会贴一辈子?
看调查组最后怎么盖章。
但山门已经关了,香客换了一波又一波,木鱼声继续敲,只是换个人敲。
释永信的结局,大概率比电视剧还狗血,毕竟连编剧都不敢写“方丈带着170个孩子过安检”这种剧情。
最后补一句:下次去少林寺,别只顾着拍照打卡,抬头看看那块“清净庄严”的匾——还在,但底下的人,早换了江湖。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