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本该是喜庆热闹的场合,可有些"热闹"却变了味。2025年9月24日,陕西咸阳彬州市的一场婚礼上,两名伴娘被多名男子用胶带捆在共享单车上,还有人强行按压另一名男性头部,欺压他与伴娘接吻。伴娘全程尖叫挣扎,而围观者不仅无人制止,反而哄笑起哄。视频中,几名男子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捆绑,有人负责按压,动作粗暴,场面混乱。这种所谓的"婚闹",早已超出了玩笑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公开的羞辱。彬州市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称,当地确实存在婚闹习俗,但如此恶劣的情况并不多见,并体现会加强管理。老话说"闹喜不闹灾",可当"喜"酿成了"灾",谁还能笑得出来?
这段视频看得人心里发堵。两名年轻女孩被胶带缠住手脚,像货物一样固定在单车上,动弹不得。旁边几个男人嬉皮笑脸,有人按住她们的肩膀,还有人揪着另一个男青年的头发,硬把他的脸往伴娘嘴上凑。女孩的尖叫声被周围的哄笑淹没,挣扎的双手被胶带勒出红痕。这哪是什么婚礼助兴?分明是一场以"习俗"为名的集体霸凌。
婚闹本是为了增添喜庆气氛,可这些年,某些地方的婚闹早已变了味。从往新人身上砸鸡蛋、泼墨水,到扒衣服、绑电线杆,甚至出现猥亵伴娘、侮辱长辈的恶俗行为。有人辩称"图个热闹",可热闹的前提是双方自愿,而不是单方面的欺辱。视频里的伴娘明显在抗拒,她们的惊恐和痛苦被当成笑料,施暴者却理直气壮地说"都是这么玩的"。更让人心寒的是围观者的态度——举着手机拍摄的人不少,站出来制止的却一个都没有。鲁迅先生早就说过"麻木是更深的悲痛",当恶行发生时,沉默何尝不是帮凶?
当地政府回应称"会管",可类似的承诺我们听过太多次。2016年西安伴娘被袭胸事件、2018年山东新郎被绑路灯泼酱油事件……每次舆论哗然后,总有人说要整治,但风声一过,低俗婚闹又卷土重来。问题出在哪?一方面是部分人把陋习当传统,认为"结婚不闹不吉利";另一方面,违法成本太低。像这起事件中,涉事男子可能只会被批评教育,而伴娘遭受的心理创伤谁能弥补?有律师指出,强行亲吻可能构成猥亵罪,捆绑限制人身自由更是涉嫌非法拘禁,可现实中很少有人因此受法律制裁。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类事件总发生在婚礼上?或许因为"喜事"成了遮羞布,施暴者觉得再怎么过分也会被宽容。但真正的喜庆不该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看看那些文明的婚礼:新人向父母奉茶、朋友演出才艺、全场举杯祝福……既热闹又体面。相比之下,靠侮辱他人取乐的婚闹,袒露的不是热闹,而是某些人贫瘠的精神世界。就像网友说的:"不是婚闹low,是闹的人自己就很low。"
这场荒唐的婚闹,撕开了多少遮羞布?当胶带缠住女孩的手腕,也缠住了我们对文明的敬畏;当哄笑声盖过呼救声,我们的同理心是否早已麻木?习俗不该是恶行的挡箭牌,热闹更不能成为践踏尊严的借口。一个社会的温度,恰恰体现在它如何对待弱势者——是否允许"多数人的狂欢"酿成"少数人的噩梦"?
改变需要多方发力:法律要亮出牙齿,对恶性婚闹坚决追责;社区和婚庆行业应主动引导新风尚;而我们每个人,至少可以在遇到类似场面时,不做冷漠的看客。究竟,今日你为恶俗婚闹叫好,明日谁能包管你不是下一个被"闹"的对象?婚礼的真正意义,在于见证幸福而非纵容恶行。当最后一卷胶带被撕下,我们该撕下的,还有那些根深蒂固的陋习偏见。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