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她把胡歌亲到吐、把张嘉译的嘴吻到肿,人送外号“吻戏一姐”

思雾 · 2025-9-27 14:36:55
女演员拍吻戏到底是敬业还是越界?
王晓晨十年前因《大好时光》吻戏被挂热搜,胡歌干呕、张嘉译嘴肿的片场花絮至今还能在短视频平台刷到。
1.jpeg

当年全网审判她“拍吻戏伸舌头”“故意占男演员自制”,却没人深究剧本到底怎么要求的、导演有没有提前沟通演出尺度。
如今37岁手握《庆余年2》口碑角色,舆论才开始讨论:贴在女演员身上的桃色标签,是不是该用专业眼光撕下来?
2.jpeg

回头看当年的争议,本质是观众对“敬业”尺度的双标。
男演员拍打戏受伤被夸硬汉,女演员拍亲密戏投入却被造黄谣。
张译拍《我和我的祖国》核辐射戏泡在开水里,营销号追着写“这才是真正演员”;轮到王晓晨,同一批人却用“亲到吐”三个字抹掉她京剧刀马旦的童子功。
3.jpeg

业内导演其实早透露过,吻戏是否过火关键看剧情需要。
《我的!体育老师》里女追男的设定,吻戏主动本就是角色特点。
4.jpeg

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男女主亲到镜头起雾,观众只顾尖叫“性张力拉满”,怎么换成内娱女演员主动就成了洪水猛兽?
真正该讨论的不是吻戏尺度,而是影视行业对女性专业能力的隐形打压。
同样的敬业行为,男演员被塑造成“戏疯子”,女演员却被困在桃色标签里。
5.jpeg

张小斐拿下金鸡奖之前,媒体通稿只写她“贾玲闺蜜”;闫妮演《突围》女高管,热搜词条却是“和靳东吻戏好甜”。
王晓晨能逆风翻盘,靠的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基本功积累——拍《复合大师》为三分钟打戏练散打练到肋骨骨裂,演《春娇救志明》全程粤语台词不出错。
这些硬功夫在流量时代被选择性忽视,直到《庆余年2》用杀手袁梦的冷冽眼神,才堵住说她“只会拍吻戏”的嘴。
6.jpeg

舆论对女演员的审判,总比男演员苛刻。
男艺人转型拍正剧叫“突破自我”,女艺人接现实题材却被质疑“装腔作势”。
7.jpeg

秦昊拍《漫长的季节》增肥二十斤全网夸敬业,马伊琍拍《找到你》三天不洗头却被说“故意卖惨”。
王晓晨和俞灏明曝恋情后能收获祝福,恰恰因为双方都经历过事业低谷,没人再拿“吻戏一姐”的梗玩恶俗调侃。
说到底,观众不是讨厌亲密戏,是讨厌戴着黄色眼镜看女演员的职业付出。
8.jpeg

下次再看到类似热搜,不妨先问三个问题:这场戏是不是角色需要?
演员有没有提前沟通?
讨论焦点是演技还是八卦?
或许答案会让很多人脸红。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