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结束,家里气氛开始不一样了。闹钟提前调了时间,书包又翻了出来。有人会期待开学,更多时候,是那种说不出的烦躁和不舍,家长和孩子都一样。
小的孩子要去幼儿园,嘴里说着能见到朋友,很高兴,仿佛开学是件特别值得开心的事情。
大的孩子一边翻课本一边叹气,说暑假太短,作业有点多。偶尔抱怨起来,屋里总是热闹。
谁的心情更复杂?其实家长才最希望学校早点开学。家里终于可以安静一点。
又是九月,九月三日,那些重要的日子总是安静地接近。日历上的纪念日,是许多家庭格外关注的时间。不一样的9月,还是有不一样的期待:有人想早点结束暑假,有人只是无所谓。
学校这个时候总是有点忙乱。开学第三天,老师们还在适应,新班级的气氛,新的课表,家长会不断,有什么消息都是提前通知。
有些家长聚在一起,讨论要不要让孩子看直播。历史的东西,有些孩子喜欢,有些人觉得看直播没意思。话说回来,小学生到底能明白多少?大部分人说等初中学历史再说。
有的学校会安排,有的学校什么活动都没有。有家长悄声说,可能要组织大家看阅兵,大家就点头,也不好说会不会真的有安排。每个地方不一样,每个学校也不一样。
老师不说,谁都不知道9月3日那天是不是特殊。放假?并没有。全都要照常上课。
只有北京某些企业、学校,可能变化,其他地方几乎没什么变动。大家看了看微信群,没见到什么通知,那就当作平常的日子过。
谁都没有一个准信,学校会不会突然想到什么。开学刚第三天,孩子还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班主任又催着交作业。
其实大部分孩子只知道要去学校报到,历史纪念日在他们的印象里就是电视上的几分钟画面。有机会能看现场的人不多,大多数还得在电视机前看。
家长很想让孩子多了解点历史,但是学习任务一重,哪有空盯着直播看。
有人会平静地说,把学习忙完后再看回放也行。
想带孩子去北京看现场?说起来热闹,做起来却很难,许多人生活里根本没有机会去现场。
临时搭起的观礼台,好多人根本没法靠近。幸运的能得个名额,大部分人只能挤在屏幕前,嘴里感叹几句。
一年级的小朋友、六年级的大朋友,自顾自背着新书包。每个人想的事情都不一样,家长们讨论应不应该带孩子看阅兵,很快又聚焦到孩子的升学和作业。
有的人等通知,有的人已经决定忽略,不想耽误一天课程。谁都明白,这一天和其他日子其实差不多。
要真有什么变化,也是少数学校才有。
暑假老师布置了任务,孩子们习惯了慢慢复习、看书,突然一下子要全部切换到课堂,谁都会有些慌乱。
有的地方家长早早安排好节奏,早饭后让孩子看回放。
有的人干脆告诉孩子,晚上回来补,一天过去也就过去了。
九月三日只是个普通的开学日子。对于家长,更多思路还是围绕学生作业、升学、复习。历史的仪式感,藏在每个人自己的时间表里。
问大家9月3日还上不上课?当然上。单位、学校,全都没有通知。北京那些地方也未必有大变化。
有机会就带孩子了解点历史,没机会也无妨。
日历翻过一页,大家都朝着自己的方向继续走。
孩子依旧带着笑,上学路上跟好朋友说话,暑假里的自由藏进了记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