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换了住持,一个月就不一样了。寺门前的大牌价香火都没了,扫码捐钱的牌子也不见,僧人们下地种菜干活。这情形很多年没见过。
以前进寺,功德箱前放的是二维码,拿手机扫就能转账,旁边有人盯着,数额少了还觉得尴尬。香火摊卖的香动辄上百元,说越贵越灵。这些东西现在全撤了。
山门口有一块木牌,写着“心诚则灵,一炷为敬”,有免费的香随便取,功德箱是木的,只能放现金,捐不捐随自己,没人催。寺里安静了不少。
新来的印乐法师在白马寺的时候,就带人务农。现在他把这一套搬到少林寺,开田种玉米、红薯,还亲自开拖拉机收庄稼,僧人下地劳作成了常态。
青菜地里能看到僧袍,手上全是泥。诵经时间之外,他们都干活。寺里食堂整改,听说以后会重新开放,用自己种的菜做饭。
释永信时期,少林寺搞过很多公司,注册商标几百个,甚至出国开度假村。这种商业化做法现在停下来了,气氛和以前差了很多。
过去有僧人追着游客推销佛珠、法器,价格高得离谱。现在的少林寺没有这种情况,规定僧人不能随便出去,也不允许在景区推销任何东西。
寺里遇到的僧人,不是在扫地,就是在引导香客。整座寺庙里没有过去那种吵闹的声音,没有人拉着卖东西,看着干净多了。
有的僧人离开了,因为不适应新规矩。留下的是安静修行的人。寺里清净一些,游客看到的不再是生意场。
景区外还有算命的、冒充僧人的做表演,这些乱象还没彻底清理,需要时间。但仅一个月的变化,很多人觉得少林寺在慢慢回到原来的样子。
有人怀疑这些只是表面,新方丈的种地和免费香能坚持多久是个问题。也有人问,为何过去三十多年不改,要等换人后才开始?
关于过去的香火钱和扫码捐款去向,没有公开透明的账目。新方丈说要透明,但能不能做到,外界还在看。大家盼着看到真实的财务情况。
少林寺变不变,关键不在谁当方丈,而是这里能不能保持清净。人们去寺庙,不是为了看表演买东西,而是找到一个让心安静的地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