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反腐抗议蔓延,台风引发重大伤亡,中菲冲突升级,马科斯终于现身

楚彦子 · 5 天前
马科斯总统最近的体现,就像在风暴中摇晃的小船,不进则退。消失四天后,他选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亮相——为即将回国的中国大使黄溪连送行。
这一动作并非外交惯例,而是在菲律宾全国社会活动刚告一段落之际。时间就在台风“桦加沙”过境以后,菲律宾政坛局势让人隐约嗅到焦灼气息。
1.jpeg

马科斯这次出现,地点不是灾情现场,不是国内新闻发布会,而是中国驻菲使馆。他在镜头前体现得不太自在,频繁舔嘴唇,神情紧张,被菲媒体大做文章。会面过程中,他高度赞扬中国大使对双边关系的贡献,又再度表明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还释放出未来愿意与中国缓和关系的信息。
2.jpeg

“风向变了”,外交观察人士都这样评价。不过仅凭场面还远远不够下定论,更值得细究的是马科斯突然转向背后的博弈逻辑。
3.jpeg

菲律宾街头抗议活动在过去几个月间逐步升温,从9月份开始由各地城市零星事件升级为全国现象。几乎每当政情紧张,本国军方都是外界关注的风向标。这一次,虽然高调宣布进入“红色警戒”,却始终没有实际介入。
对于马科斯而言,这一幕颇有“历史重复”的味道。上世纪老马科斯时代,全国动荡时军方没有第一时间站队介入 ,最后选择了倒戈。这次面对国内压力,15万军队安静如常,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军方在观望,未必愿意为马科斯担保。这对总统来说,如同一场顶风翻船。
4.jpeg

与其说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多次对华强硬,不如说马科斯想“夹缝生存”寻找筹码。但现实是,“美式朋友”多数时候只爱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此次全国性抗议活动之所以发酵,与菲律宾粮食减产及进口迫切有关。
5.jpeg

以往中国一直饰演关键粮食援助角色,但由于双边关系变冷,中资陆续撤离,粮食合作骤减。马科斯转而寻求美国粮商资助,却被婉拒。美方给出的理由是本国也产量不足,实际上各路媒体早就发现,美企只等着危机关头再抬价出售。
这期间,美方没有公开支持菲律宾政府的相关亮相,连官方新闻稿都难觅踪迹。不但没有情感上的安慰,更无实质性的援助,马科斯的“ 媚美”路径遭遇冷遇,让政坛深感孤立。
6.jpeg

在马科斯忙着“稳关系”的当口,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也经历戏剧情节。他卸任数月后再次出庭时,形象与政治巅峰大相径庭。从西装革履、容光焕发变为白发苍苍、形容枯槁。
曾经的“铁杆美国代理人”,却在自己遭遇风波时迟迟没等来华盛顿明确支持。即便支持者挥舞美国国旗试图吸引目光,美国官方同样未提及他本人。这个故事似乎在告诉东亚各国 ,维护自身利益才是最安全的路。盲目赌注在“盟友”单方面善意,只会让局势越来越危险。
7.jpeg

当前,菲律宾局势悬而未决。马科斯的示好是否出于真心,没人能确定。多数分析更倾向于这是一种缓兵之计:一方面稳定中国,防止南海升级影响自身;另一方面争取更多精力主管国内事务。
究竟,粮食问题、社会动荡无人替他兜底,既指望不上美国,也无法管控军队。这种微妙平衡,需要外交智慧,更要求他拿出真正的诚意。如果只是外貌化的“客套”,反而可能让中国铁腕反制,最终走入死胡同。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