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望去,不像逛商场,更像演唱会散场:西安赛格内部每一条扶梯都卡成了“人体静止画面”,外围道路也被人潮推成龟速。结论很直接——一次普通的品牌造势,被赵露思的到场瞬间升级成“半城集会”。
这位95后女演员在流量榜上从未缺席,但现场效应仍超出预估。活动开始前 18 小时,首批粉丝就拎着小马扎蹲守;凌晨五点的排队队尾,已经摸到商场另一侧的地铁口。保安提前拉开隔离带,却仍难以阻挡后续增量。
一线保安临时增派到 120 人,商场外围还临时借调了交警。中午十二点,气温 29℃,队伍中出现两名因低血糖晕倒的粉丝,品牌方不得不把备用的礼品水提前全数搬出,才勉强稳住情绪。
数据也在幕后来回跳动:活动直播上线 10 分钟,实时在线人数破 240 万,比品牌过去一年全部线上直播总和还高。与其说是商业合作,不如说品牌蹭了一把“粉丝经济”的顺风车。
小寨商圈原本就以高密度大学生著称,写字楼午休时间本已拥挤,此刻更是爆表。短视频博主在天桥抓拍,半小时就剪出“人海航拍”片段,迅速冲上热搜。可热搜背后,是附近公交 16 条线路同时延误。
粉丝的热情,并非单纯追星这么简单。赵露思与前东家的合约拉锯一直被看作“小艺人反抗老牌公司”的案例,年轻人对“个体突破系统”有天然同情,而这份同情在现场被放大成实体支持。
与公司是否真正“和解”尚无官方书面证明,但一个细节值得玩味:活动物料上并未出现经纪公司 Logo,反而是赵露思工作室的单独标识。知情人士透露,这意味着她在商务议价中获得更大主动权。
商业价值能否持续,还需观察。一个明星的流量峰值通常与作品同步,可赵露思今年并无剧集播出。品牌方大胆押注,显然是认准了“粉丝到店”的直接转化,但转化率与围观人数往往呈反比——越挤越难成交。
商场运营方也没完全沾光。现场全员扫码入场,Wi-Fi 被瞬间挤爆,移动支付延迟导致部分餐饮档口干脆改回现金。工作人员事后复盘称,峰值客流大约是日常周末的 4。7 倍,却只带来 1。9 倍的销售额。
安全压力则在离场后才真正显现。下午四点活动结束,粉丝仍不愿散去,想等偶像从地下车库离开。主办方不得不沿车道架设折返护栏,但香槟色商务车刚亮相就被围堵,司机被迫在原地等待 15 分钟。
围观者里并非全是粉丝,不少短视频团队专程来“蹭题材”。他们举着长杆相机在人群里穿梭,导致秩序再度松动。对此,现场临时指挥部开出一纸通知:直播设备长度不得超过一米,否则劝离。
这种临时管控透露出一个信号:城市的公共场所正在与“可移动直播间”博弈。西安是全国高校最密集的城市,年轻群体爱拍爱传的特质,与商圈运营目标不谋而合,却也放大了风险系数。
赵露思本人出场不足十分钟,她隔着栏杆给前排粉丝比心,随后就被工作人员护送退场。有人失落,却也有人把“同框”截图反复发到朋友圈。一位排了 9 小时队的大学生在采访中说:“值不值无所谓,至少我参与了流行。”
热闹如潮,但潮水总要退去。活动当晚 9 点,赛格门外还残留散碎的手幅和应援灯牌;环卫工人苦笑着说,这比“双十一”收场更费劲。次日数据表明:商圈人流恢复正常,附近酒店却多收获了一夜满房——粉丝经济留下的真实“尾款”。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