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杨幂登热搜:“无需为我们担心”!38岁的她,终于成为自己的主角

甜美少女心 · 前天 20:30
不用为我们担心,现在保暖的方法多得很,自己搞定包没问题。
9 月 24 日楊冪說的那句話一登上熱搜,立刻引來上萬條討論。有的人覺得她是在“賣慘之餘變得清醒”,也有人讚她“毫不矯情,真是透徹”。
明明在娛樂圈裡大家都知道她是個“拼命三娘”,怎么偏偏不想接受“心疼”這份善意呢?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杨幂那句话乍一听好像挺普通,仔细琢磨却藏着娱乐圈生存法则的缩影。她拒绝被“心疼”,本质上是在拒绝一种被动的弱者标签。在这个人人抢着立人设、卖惨博同情的时代,她偏偏反着来,把柔软藏起来,只露出硬邦邦的壳。这不是矫情,更像是一种职业性的自卫。想想看,一旦你接受了“心疼”,就等于默认了自己需要被呵护,无形中给了外界评判和介入你生活的借口。杨幂在圈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太清楚“心疼”背后可能跟着的代价——今天网友心疼你,明天可能就会用同样的尺度来审判你“为什么不够坚强”。
换个角度,这种“拒绝心疼”何尝不是一种高级的公关策略?娱乐圈的同情心来得快,去得也快,反而是一种“我搞得定”的强悍形象更经得起时间考验。大家赞美她透彻,是因为她跳出了那种“求安慰”的循环,直接把主动权抓回自己手里。这比那些动不动就哭诉压力大、求粉丝抱抱的明星,显得段位高多了。但这里面也有个矛盾点:观众一边追捧独立大女主,一边又渴望看到明星露出脆弱的一面,这种供需关系自己就把明星放在一个两难的位置。杨幂的选择,干脆利落地打破了这种期待。
其实,“拼命三娘”的人设和“拒绝心疼”的态度是配套的。她展示的是这样一种价值观:工作的辛苦是职业的一部分,就像冬天保暖一样,是自己该搞定的事,不值得拿出来大书特书。这种态度很酷,但无形中也拉高了公众对艺人承受能力的期待。当“不喊累”成为尺度,那些偶尔体现出疲惫的艺人是不是就会显得“不够专业”?这种风向,会不会让娱乐圈越来越卷,连喊句累都成了奢侈?
杨幂的清醒,或许正映射出这个行业的某种无奈。当真实情绪都需要精心算计后才能流露,光鲜亮丽的背后究竟有多少身不由己?她不是不需要善意,而是更懂得如何掩护自己的界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