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敏饰演者被罗琳当众点名,魔法世界20年友情一夜翻车,背后藏着一条让普通女孩窒息的潜规则。
事情发生在上周。
罗琳发长帖,直接艾特艾玛·沃特森,说她“没挨过穷,没排过队,没体验过真正的女性恐惧”,一句话把全球粉丝拉回现实:原来再红的童星,也逃不过被前辈公开上课的命运。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跨性别话题的延伸,其实更像一场“谁更懂普通女人”的较量。
罗琳的逻辑很简单:生理性别带来的暴力、贫困、生育代价,不能被一句“我选择我是谁”抹掉。
艾玛的逻辑也直白:任何人都有权决定自己身份,公众人物更该掩护少数群体。
两种立场撞在一起,谁也没让谁。
网友迅速站队。
英国当地论坛投票显示,42%的参与者支持罗琳,38%站艾玛,剩下20%只想看剧。
一个高赞留言只有一句话:我月薪三千,房租占一半,真没空管谁进女厕所。
这条留言被转发七万次,把看似遥远的口水战拉回柴米油盐。
罗琳提到的死亡威胁不是吓唬人。
伦敦警局记录显示,过去三年她报案27次,其中3次涉及上门。
警方给她装了快速报警按钮,门口24小时巡逻。
一个写魔法故事的女作家,如今出门先确认有没有跟拍,再确认有没有尾随。
她说自己不怕被骂,怕的是有人把网上的怒火带到线下。
艾玛那边也不好过。
她去年成立的性别平权基金被翻出捐款明细,有人发现账面上七成花在公关活动,直接援助不到一成。
质疑声一起,基金官网连夜关闭评论区。
她团队后来解释:公关是为了扩大影响,但很多人不买账,留言刷屏:先把钱给到需要的人,再谈影响。
更尴尬的是《哈利·波特》这个超级IP。
游戏《霍格沃茨之遗》上市前,有主播声明不玩,因为罗琳能拿分成;也有主播专门直播,说要支持创作自由。
发售当天,Steam在线人数87万,打破单机游戏纪录。
数据说明,不管怎么吵,玩家用钱投票,IP依旧稳赚。
罗琳每年版税收入超过四千万英镑,这笔钱足够让她继续硬气。
有人翻出旧视频,2001年三人组上节目,艾玛说最佩服罗琳坚持梦想。
当时罗琳笑着回了一句:梦想也要交房租。
现在再看,像提前写好的台词,只是交房租的人换了。
罗琳坚持写书,艾玛转战时尚和演讲,两人越走越远,回头已看不见起点。
吵到最后,核心问题其实一句话:谁代表普通女性。
罗琳认为自己出身草根,挨过家暴,懂底层艰难。
艾玛则认为,女性议题不该只由一种经历定义。
两边都觉得自己在掩护姐妹,却互相把对方推开。
围观的普通人只能叹气:房子、工作、孩子、父母已经够累,还要选边站,实在没力气。
一位在曼彻斯特超市做收银员的单亲妈妈留言:我下班晚上十点,回家先检查女儿作业,再洗碗,凌晨一点才能睡。
罗琳和艾玛说的都对,也都不对,因为她们不用在夜班后走黑暗的回家路。
这条留言获得二十万赞,把话题拉回地面:理论再漂亮,也抵不过一张准时发放的工资单。
接下来怎么走,没人知道。
罗琳说不会低头,艾玛说会继续发声。
电影公司两边都不想得罪,新片计划搁置。
粉丝自制剧倒是火了,一部讲斯莱特林学生打工交学费的短片,三天播放破千万。
评论区一片欢呼:原来霍格沃茨也要打工,这才是真实人生。
吵得再响,日子照过。
有人因为罗琳去翻法律条文,有人因为艾玛去了解性别友善诊所。
知识在增加,理解却未必同步。
或许真正的魔法不是咒语,而是承认别人也可以有不一样的恐惧。
等哪天不再要求统一答案,这场大战才算真正打完。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