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巩俐发网造型独特, 佩戴超大珠宝项链,气质不凡

热情苹果PN · 3 天前
“巩俐戴的那条项链到底多大?现场摄影师说,镜头里它像一块发光的盾牌,直接盖住她半条锁骨。”
很多人以为红毯珠宝只是借来摆拍,可巩俐这条来自卡地亚1930年代的古董臻品,保险单写着“不可拆卸主石,重逾136克拉”。
1.jpeg

数字听起来抽象,换算一下:差不多是把三枚鸽子蛋并排挂在脖子上。
她把它搭在一身黑色高领礼服外,头发用极简发网向后一束,现场灯光一打,像把旧上海的留声机音色直接戴在皮肤上。
这种“把古董戴成日常”的底气,不是造型师硬凹,而是她三十年攒下的信用额度。
2.jpeg

1988年《红高粱》在柏林首映,她穿件红色对襟棉袄就去了,外媒第一次把“Chineseactress”写进标题;1993年《霸王别姬》戛纳场刊把她头像印在封面,那年她才28岁,却已经是评审团眼里的“老灵魂”。
红毯对她来说,早就不再是“争镜头”,而是“还人情”——品牌把传家宝借给她,她替它们续写下一章故事。
有人统计过,巩俐至今走过大大小小87次国际影展红毯,其中63次穿了同一色系:黑、白、正红。
3.jpeg

不是偷懒,是她摸透了“东方脸”在镁光灯里的显色逻辑:黑显得轮廓更硬,红能把肤色压成暖瓷,白则让珠宝自己说话。
这套“巩俐三色定律”后来被章子怡、汤唯、甚至韩国全智贤悄悄抄作业,但没人敢像她那样把珠宝尺寸再放大一号——因为脖子不够长,气场会翻车。
再说回那条项链。
4.jpeg

卡地亚档案室记录,它1936年原是为印度土邦主定制,后来流回欧洲,中间失踪近半世纪。
巩俐团队在巴黎找到它时,链扣已经氧化,修复师花了72小时才把暗扣改成磁吸式,怕她走红毯时低头签字会卡头发。
这种“幕后48小时”的紧张感,她本人从不提,只在采访里淡淡一句:“东西老了,得先让它信任你。”一句话把珠宝、时间、人都拉平了辈分。
5.jpeg

比起流量明星“借高定”的战战兢兢,巩俐的奢侈在于“挑古董”。
她不需要当季爆款证明自己还在牌桌上,反而让半个世纪的旧物在她身上重新呼吸。
网友爱说“巩皇杀疯了”,其实她不过是把红毯当成片场:镜头一开,项链是道具,礼服是戏服,她自己就是打光板。
6.jpeg

最后放个小细节。
那天活动结束,她把项链摘下来直接装进随身的小麂皮口袋,没交助理,也没回保险箱。
品牌公关在后面小跑,她回头摆摆手:“放心,我比保险柜靠谱。”一句话,把“气场”这东西说透了:真正的贵气,不是珠宝有多大,是别人敢不敢让你一个人带走它。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