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酒馆的舞台上,气氛没一点像平常吃饭的地方。顾客还没等到烤串,前面却已经有小姐姐在演出,说话间就要钻进人的怀里了,脸上盖着纱,嘴里还递糖——动作让人一愣。
人还没端起酒,舞者已经扭身过来,动作里全是火热劲。有人坐着,忽然间,眼前的小姐姐把腿搭到肩膀上,眨眼递来一丝暧昧。喝酒的都看呆了,好多人拿出手机拍照,评论区里议论声不断:有的是羡慕,有的直说想当场换位置。
烧鸟酒馆其实卖的是串,但来的人都不是为了吃。那几道菜味道一般,分数却特别高——半年就能冲到4。8分,更多人记住的还是舞者和演出。有老板明白流量从哪里来,转头就让一群会跳舞的小姐姐做好准备,不只靠烤串味道。
酒馆的评分飞涨,靠的是演出和互动
过去,餐厅本该是安安静静吃饭的地方。现在可不一样,来自重庆的火锅店直接挂着“胸大就打折”字牌;舞台另一边,猛男DJ脱掉衣服来打碟。云南的餐厅也有人上演嘴对嘴喂食的动作——手法都不单一,只要会吸引人,就往上用。
如今,餐饮行业里到处出现新花样,有的地方甚至比吃饭还能刺激。很多商家心里明白,菜色靠一般做法很难出圈;但只要演出敢创新,客人自会络绎不绝。
环境变了,顾客追的不是光吃饭了
到了现在,吃饭不只是打饱肚子。有的人就冲着能放松、能看节目、还能互动去的,为了能多点刺激、花样,也愿意多掏点钱。越来越多的老板动起心思,要让顾客在餐桌上也能体验“新鲜感”。不论是舞女演出还是DJ秀,只要有气氛就能收获关注。
可是,这样的气氛久了也会带来问题。第一次看演出,大家觉得有趣;多几次,哪怕动作增加,也难免让人觉得腻。评论区里开始有人说,“第二次就是看热闹,第三次也就无所谓了。”时间一长,客人回头率自然掉下去了。
其实,流量来的快走得也快。一些餐厅外貌火爆,背后担心会不会被下架。商家得靠基本功维持生意,短时间热闹之后,谁都不能只靠演出长期撑场。
文旅办部门收到投诉,已经叫停了酒馆里的舞蹈活动。杭州烧鸟酒馆这边也不得不道歉,说是宣传用的视频,顾客其实是短发女生,是网红身份,现场摸索一遍,现在节目全关停,等整改后才能再开。
餐馆调整演出,等通知后才能恢复活动
日常饭局如今添了新内容。有人喜欢刺激,有人只想安静。店家做生意无非是要留住顾客,吸引新客源。可是,餐饮本质还是得靠味道。虽然一时人气上升,老顾客真要再来,还会在意吃得好不好。
不少人说,“靠演出吸引人只是救急办法。”等人都看腻了,流量很快就散。究竟吃饭终究归回锅铲和菜盘,只有真正做出好菜才能留住最忠实的食客。
商家短暂获利,终究还是靠本业
现在很多人消费想要多点体验,吃饭加节目成为新亮点。可时间一长,总会回到原点。大家走进饭馆,最终还是拿筷子夹菜,想吃点味道好的东西。那些热闹演出,成了饭桌上的谈资。
社会环境持续变动,餐饮也跟着改。商家用新招吸引关注,顾客短时满足好奇心。可过了新鲜劲,还是觉得最重要的是菜品。行业要长远发展,还得靠扎实的厨艺。流量总有消退的一天,稳扎稳打才是关键。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