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封杀”三个字,比离婚证还锋利。
杨颖上周飞吉隆坡,行李箱里塞着五套高定,最后只穿出去一套——品牌方临时砍了直播,怕微博热搜连坐。
飞机落地那刻,她发了条 ins 故事,滤镜厚到认不出,配文“newstart”,两小时后删除。
有人猜是手滑,有人猜是试水,反正内娱热搜纹丝不动,像集体失忆。
反观黄晓明,前脚被拍和叶珂同游三亚,后脚金鸡提名官宣。
网友一边嗑“旧爱新糖”,一边顺手把《戴假发的人》预告片刷上热门。
评论区高赞:“这次不油了。
”没人再提“霸总”梗,他把自己头发剃成地中海,演一个破产律师,豆瓣想看人数一天涨三万。
离婚时他被群嘲“中年王子病”,三年过去,王子把皇冠卖了,换了个影帝提名。
差距就在这儿:一个还在想办法回到牌桌,一个已经换了个游戏玩。
杨颖不是没努力。
她跑去香港约老牌导演吃饭,名片新头衔“总制片人”,饭桌上一开口就是“我可以自己带钱”。
网剧项目她投了60%,账上现金烧掉一半,平台方最后只肯给“网大”存案,说白了就是网络大电影,上不了星。
她团队连夜改 PPT,把“S+ 项目”改成“精品短剧”,字越小,心越虚。
慈善晚宴也没落下。
上个月她捐了五十万给流浪动物基金,现场媒体被提前打招呼:别问疯马秀。
红毯上她穿粉色仙女裙,站在配景板前没人采访,摄影师镜头一扫而过,停留时间还没旁边网红久。
回酒店路上,助理小声提醒“微博热搜又掉了”,她回了一句“算了”,声音轻得像关掉自己。
黄晓明那边完全相反。
他学乖了,把私生活切成静音模式。
叶珂的微博停更在三亚返京那天,狗仔蹲了半个月,只拍到他深夜去超市买酸奶。
公众好感度蹭蹭涨,原理简单粗暴:不回应就是没瓜,没瓜就能专心搞事业。
《戴假发的人》杀青宴,他拎着啤酒瓶挨个敬工作人员,喝到凌晨三点,第二天六点照样去健身房。
工作人员爆料:他每天在片场写人物小传,写完让执行导演挑错,挑出来一条发一百块红包,不到两周,执行导演靠纠错赚了三千。
网友听完直乐:原来影帝是花钱买来的,但这钱花得值。
说到底,娱乐圈容错率最低的不是犯错,是犯完错还在原地解释。
杨颖解释了一年,越描越黑;黄晓明一句“私事不回应”,反而把卷子翻篇。
现在她只能往外走。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华语市场边角料,片酬砍到原来三分之一,主办方还爱签不签。
品牌活动内场,当地网红围着她自拍,嘴里喊“angelababy”,喊完转头问助理“她演过什么剧”。
黄晓明往内走,缩进角色里,缩进提名里,缩进不再回应的沉默里。
一个向外找流量,一个向内长骨头。
谁赢谁输,账面上看一目了然。
可再过三年呢?
万一她投资的网剧撞了黑马,万一他下一部片子票房扑街,故事又翻页。
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反转,唯一确定的是:观众永远记得,谁先走出那场红毯,谁还站在原地整理裙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