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拼下去,连20亿都换不回一夜好眠——蔡依林深夜挂急诊的照片刷屏后,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有钱就能好好治病”是句假话。
她那天凌晨3点被拍到弯腰走进台北某医院急诊,带状疱疹从后背一路烧到前胸,医生说免疫力只剩常人的六成。
这不是她第一次被身体打脸:2008年录《北京欢迎你》时烧到39度,硬撑到收工;2016年练钢管舞练到腰椎间盘直接“爆掉”,下台后靠工作人员抬上车。
最讽刺的是,她身价早过20亿,却连完整睡八小时都成了奢侈品。
很多人以为“蔡依林式焦虑”只是明星专属,其实它早悄悄溜进普通人的日常。
去年一份针对北上广白领的体检陈诉显示,30岁以下人群甲状腺异常率飙到28%,比五年前翻了一倍。
原因无他:熬夜、外卖、随时在线。
蔡依林在采访里说过一句大实话:“以前觉得舞台灯一亮,我就得满分;现在灯灭了,我得先让自己及格。”
她后来怎么调?
不是砸钱买更贵的补品,而是把“日落而息”写进合同。
晚上七点收工,手机交给经纪人,营养师准备的晚餐里连酱油都按毫升算。
2024巡演后台多了个中医团队,随时把脉、艾灸、扎两针。
最意外的是,她居然带头在抖音发起“早睡挑战”,播放量冲到5亿,连人民网都下场点赞:明星示范健康,比喊口号有用多了。
说到底,蔡依林用一场病换来一个清醒:钱能买到最好的医疗,却买不到身体愿意配合的明天。
普通人没她那么多钱,但关掉手机、早点睡觉、把体检陈诉当真,总做得到。
别再等身体报警才想起休息,究竟急诊室的灯,真的不太好看。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