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外貌是清纯玉女,背地偷人造孩子的明星,如今的下场十分解气

KrystleMic · 4 小时前
先想象一个画面:产房灯还没熄,手机那端的商务合作已经敲定。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被迅速转换成商业数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聊的荒诞现实。


1.jpeg

在社交平台上,她们用滤镜把自己修成天使,却把孩子酿成优惠券。甜美自拍配一句“谢谢宝宝带来的好运”,点赞即刻破万,广告报价同步水涨船高。


2.jpeg

吴绮莉当年的“神秘怀孕”是明星史上的经典谜团。她说自己陷入爱情无法自拔,可生产前后,她却没对成龙发出任何正式告知,像是怕戳破那层能带来利益的泡沫。


3.jpeg

孩子长大后漂泊街头、靠捡废品糊口,母亲却在直播间安利护肤品与养生茶——对比强烈得让观众浑身发凉。金钱解决不了亲子间最基本的安全感,这才是悲剧核心。


4.jpeg

张碧晨的故事被一句“是的,我们有一个孩子”推上风口。她自述只是“想给爱情留下纪念”,但法律层面,父亲未被告知即失去选择权,本质上仍是一种信息操控。


5.jpeg



6.jpeg

华晨宇随后急忙发布联合抚养声明,企图平衡大众情绪与商业代言。“孩子无错”成了最方便的挡箭牌,可舆论损失、品牌解约名单都在后台以 Excel 形式滚动更新。


7.jpeg

轮到黄一鸣,剧本更直白:公开 DNA 结果、持续晒娃、频繁带货。对她而言,母亲身份是一张可反复使用的门票,流量进来了,商品链接自然就排着队。


8.jpeg

当孩子被外婆接走,她的直播间瞬间少了一半观众。没了镜头里的婴儿,故事失去钩子,购物车数据也塌方。网友冷嘲:“想见孩子先报案,别只会开美颜。”


9.jpeg



10.jpeg

为什么这些操作屡试不爽?一方面,大众对名人私生活天然好奇;另一方面,平台算法偏爱情绪化内容。母爱与叛逆交织的叙事刚好抓住两者的共同缺口。


11.jpeg

解决方案并不复杂:第一,完善非婚生子女强制登记和抚养监测;第二,商业合作需对“亲子类营销”进行标签化限制,制止未成年人被当作广告道具。


12.jpeg

站在孩子角度,他们没法选择出生,也无从对母亲的商业决策说“不”。法律若不给他们兜底,没人能阻止下一次“摇钱树”被推上镜头。


13.jpeg

话说回来,婚姻、爱情、育儿原本都带有冒险属性,可一旦把风险成本外包给未成年生命,成人世界的算计就成了赤裸裸的剥夺。孩子不是生意,别再拿他们下注。


14.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