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刚查了释明心,不查不知道,原来释明心与释永信,是两个天差地别

言之有物 · 2025-8-27 02:22:10
谁都没想到,穿着同样袈裟,剃着同样光头,一个在山野破庙里扫地,一个在全球顶级寺庙里开会,命运能反转到这个地步。
一个叫释明心,1980年生在浙江小县城,前半生稳稳当当端着公务员的铁饭碗;一个叫释永信,1965年安徽农村,16岁剃度,后来成了少林寺当家。身份、选择、结局,每一步都像在拉开两条人生线索。
1.png

有人说都是和尚,能差到哪儿去?可现实偏偏不按套路出牌。
释明心的故事没有神秘开局,没有天降机缘,也没有早慧天赋。
他生在浙江永嘉,父母本分,家里不穷不富。小学、中学、大学,按部就班。
他性格有点“轴”,小时候常问“人活着干嘛”,同龄人打球,他喜欢发呆。
大学毕业进了体制,做了单位里最不出错的公务员。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日子平淡如水。
没人会想到他会有一天剃度出家,连他父母都说:“家里最稳妥的孩子,怎么会突然要当和尚?”
2.png

一切在2006年变了。那年夏天,他在家无意听到一首佛曲《轮回》,突然觉得心里被什么击中。
那晚,他第一次认真思考,人生除了重复,有没有别的可能?这个念头像种子一样埋下来,三年发酵。
他开始偷偷跑寺庙,父母察觉后死活不同意,把他硬拽回家。反复拉锯,三年时间,谁都不肯让步。
家人哭,亲戚劝,他全都听着,表情平静。
最后,2009年,父母实在拗不过,终于松口。释明心剃度出家,法号释明心。
后来考进北京中国佛学院,四年苦学,一门心思钻佛经。2013年毕业,别人留在大庙,他偏要回家乡,把一座破败不堪的普安寺当成新起点。
杂草比人高,屋顶漏雨,没人信这地方能修成庙。释明心和三个同学,搬砖、抬瓦、扫地、抄经,天天早起晚睡,寺庙一点点焕新。
3.png

外人不知道的是,这条路比想象中难得多。
有人说他傻,放着公务员铁饭碗不端,跑去修破庙图什么?有人说他装,借佛法搞短视频博流量。还有人说,普安寺香火旺了,全靠一张帅气的脸。
最夸张那次,女富豪开着四百万法拉利堵在庙门口,现场表白,承诺“金钱、房子随便要”,场面一度失控。
释明心没有推诿,也没有回避,更没有半点动心。他一句“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规矩”,直接报警维持秩序。
外界质疑,流量蜂拥,他没有澄清,也没有躲避,依旧低头扫地、讲经、种菜。
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是和尚里的清流。可在庙里,每一砖一瓦、每一场诵经,都有他和同伴们的汗水和坚持。
4.png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2023年的普安寺,早已不是那个荒草丛生的废墟。香火旺盛,禅房新建,年轻人来听课,老年人来拜佛。
释明心用短视频讲佛法,粉丝超百万。他不打广告,不卖功德,信众自愿捐助,庙里每一分钱都花在修缮和公益上。
有人说他太轴,不懂变通;有人说他才是真正的修行者。
另一头,释永信的少林寺依然人山人海,门票依然高昂,商业气息依然浓厚。
可他本人,因为财务和生活作风的种种问题,已被佛教协会注销戒牒,身份一夜归零。
外界感慨,“同是剃度人,一个留名清净,一个被逐红尘。”
选择的路,时间会给答案。有人守住初心,有人迷失在繁华。
5.png

信仰不是生意,也不是流量。真正的修行,从来不是穿上袈裟就完成了,而是柴米油盐里的坚持,诱惑面前的定力。
终究,心真,脚下才走得稳。这条路,谁又能说清对错?但有一点,风评和口碑,终归不会骗人。
你觉得,和尚到底该怎么过日子?
是像释明心那样,哪怕清贫,也要坚守最初的信仰?
还是像释永信那样,把寺庙做成公司,融入现代社会?
也许,每个人都有答案。可有一点不会错——
脚踏实地,心无杂念,才是真正的“修行”。
“寺有千年,心归一念。繁华易得,清净难守。”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