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中国梦·家国情——2025国庆特别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综艺频道(CCTV-3)、音乐频道(CCTV-15)及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同步播出。这场以“中国梦·家国情”为主题的晚会,通过全外景沉浸式录制、多元艺术形式与跨时空对话,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蓬勃发展的万千气象,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家国同梦的视听盛宴。
全外景沉浸式录制:山河新貌与奋斗者群像
晚会突破传统舞台限制,采用全外景沉浸式录制方式,汇聚全国31个省份的特色节目。从雄安新区的现代化城市地标,到白洋淀的芦苇荡;从西藏拉萨的珠峰少年合唱团,到四川大凉山的妞妞合唱团,镜头跨越山海,将城市发展、生态掩护、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的成果娓娓道来。
在雄安新区取景的节目中,观众看到燕南堤的生态修复成果、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的科技感,以及南文营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参与录制的“新雄安人”感慨:“六年时间,这里从一片工地酿成未来之城,我见证了中国的速度与温度。”而西藏拉萨市珠峰少年合唱团与四川大凉山妞妞合唱团联袂演绎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用纯净童声勾勒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跨界对话:平凡故事中的家国深情
晚会通过“跨界对话”环节,将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设计师、抗战老兵、奥运冠军、重点工程建设者等群体的故事搬上舞台。连续28年设计天安门花坛的设计师手持图纸,讲述如何用花卉语言诠释“中国梦”;96岁的抗战老兵抚摸军装上的勋章,回忆峥嵘岁月;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代表举起安全帽,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见证着千名工人的汗水。
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与夫人朱宜萱的对话令人动容。李德仁说:“科技强国的路,我和夫人走了五十年。”而种粮能手彭兴辉一家则用辛劳和智慧耕耘出丰收的大地,他们的故事被改编成情景剧《国庆人家》,展现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情。
艺术创新:多元形式传递时代强音
晚会以《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的大合唱拉开序幕,28首原创歌曲贯穿始终。易烊千玺演唱的《祝福的心》温柔深情,李昀锐与毛晓彤合作的《向阳生长》充满青春活力,谭维维的《山河颂》则以摇滚风格演绎壮阔山河。此外,歌曲《势不可挡》展现强国建设信念,《胜利荣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谁不说俺家乡好》描绘新时代画卷,形成“主题曲+地域特色+时代精神”的立体表达。
情景对话《家·国》中,演员与历史人物进行跨时空对话。当“两弹一星”元勋的虚拟影像与当代航天工程师握手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而“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的真实故事被改编成音乐剧,展现城市温暖与青年担当。
技术赋能:历史、艺术与情感的交融
晚会运用4K/8K超高清拍摄、AI修复历史影像等技术,让观众在历史时空、艺术时空、情感时空的交织中感受时代变迁。例如,通过AI技术复原的抗战老兵年轻面容与现实画面同框,形成“跨越八十年的对话”;而雄安新区的无人机演出则以“数字烟花”替代传统燃放,践行绿色理念。
总导演透露,晚会团队历时8个月筹备,走访全国102个地标,采集超过500小时素材,最终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我们希望用最真实的镜头,让观众看到国家的进步与人民的幸福。”
观众反响:家国情怀直抵人心
晚会播出后,社交媒体上“央视国庆晚会”话题阅读量突破32亿次。网友“山河故人”留言:“看到抗战老兵的勋章,我哭了。今天的和平,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而雄安新区居民王女士则表现:“当镜头扫过我家小区时,我骄傲地指给女儿看——这就是我们共同建设的祖国。”
这场晚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它用平凡人的故事诠释家国同梦的深刻内涵,让每一个观众都感受到: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而每一个奋斗者的足迹,终将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结语
2025年的央视国庆晚会,以创新形式承载厚重主题,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传递家国情怀。它让我们看到,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宏大叙事,更是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全国观众共同许下心愿:愿祖国繁荣昌盛,愿家国同梦永续!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