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张碧晨与汪苏泷同台获奖,双方感言意味深长,盼两人重归于好

IOCOscar6 · 2025-9-6 22:22:20
“听个歌连友情都能吵散”,这是昨晚颁奖礼后台所有人的共识。
1.png

6月13日晚,上海梅奔中心。
2.png

一首《年轮》拖了七年,终于把张碧晨和汪苏泷推到同一个舞台却又隔最远的位置。
3.png

一个先唱,一个压轴,中间隔了半小时掌声——足够让耳朵听见体面,也让眼睛看见尴尬。
4.png

我坐内场第三排,灯一黑就能看见他俩候场区的屏幕。
5.png

张碧晨穿墨绿长裙,候场时手指一直在裙角打拍子,不是练歌,是无处安放。
6.png

导播切汪苏泷那边,他低头调耳机,像在给耳机也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7.png

恩怨起点简单得像个乌龙。2016年,汪苏泷把《年轮》写好,自己唱一版当demo,张碧晨拿来做ost,结果红了。
8.png

版权没毛病,写的是汪苏泷,钱分也正常,可观众只记得张碧晨唱到飙泪。
一次节目里,主持人问她“原唱是不是你”,她点头。
微博转发三十万,汪苏泷那天没说话,只把那条demo重发到首页,配文“这首歌我先唱过”,火药味隔着屏都能闻到。
七年,两人没再同框。
粉丝从掐歌掐到掐人品,撕得比正主还认真。
昨晚的出场顺序是节目组磨了一周的产物:张碧晨唱《笼》和《凉凉》,获奖时加一句“且行且珍惜”;汪苏泷最后上台,手里握着三个奖杯,开口第一句:“做音乐跟吃面一样,真材实料才好吃”——台底下哄笑,其实都在品话里的刺。
我在散场口碰到一个站姐,她手里灯牌还亮着,上面是两人合体Q版图。
她说本来打算今天来拍世纪拥抱,结果连张合影都没有,“好像突然明白,歌里唱的岁月静好,是滤镜不是现实”。
版权这事儿,圈里人见怪不怪。
一个作曲,一个成名演绎,到底谁吃红利,算不清。
去年某平台把张碧晨版《年轮》标注成“原唱”,汪苏泷工作室投诉,平台秒改,双方粉丝又大战三天。
音乐平台数据组的小哥跟我说,后台常把“谁流量大谁置顶”当潜规则,闹大了才能改,没人真想讲理。
散场打车,司机正好是汪苏泷老粉。
他放的还是2016年的demo,音质糊得像开水泡磁带。
我问他尴尬不,他说不啊,好听就行,歌手是歌手,歌是歌,分这么清楚干嘛。
这句大白话把我点醒:争来争去,其实观众只在乎耳朵过不过瘾。
真要翻篇也不难,把《年轮》重新编曲合唱一遍,一版双声部,署名照写,热度直接爆表,谁吃亏谁赚便宜都是数据,大家只记得世纪和解。
可成年人的别扭哪有那么容易吞。
昨晚最后一个镜头,张碧晨提裙子往左走,汪苏泷下台往右,大屏幕刚好切远景,像两个箭头背对背。
那瞬间我突然理解:他们不是不能和解,是害怕解释——怕一开口就承认当年都太年轻,怕一回头观众失望。
歌还在,人却不敢唱。
要是连音乐人都不能坐下来吃一碗面,歌再红也只是背景噪音。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