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深扒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枪响之下,没有赢家

大案九处 · 14 小时前
董卿说:“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了优势,也不可能是为所欲为的。”


1.jpeg



大家好,我是九案。
2023年7月武汉大学的图书馆里,大一新生肖某某不停地抓挠着大腿根。
此举被对面的女生杨某看在眼里,她悄悄地将手机放到桌子下,对着男生的裆部录起视频来。
随后,女生在图书馆里嚷了起来,让男生给他手写一封道歉书。
惶恐无措的男生肖某某为了尽快结束此事,以极其讨好的语气给杨某写了一封道歉书。
2.jpeg

信中承认自己拍了女孩,还对着女孩做了下流的事。
拿到证据的女孩并没有选择息事宁人,而是迅速联系了男生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辅导员及相关领导,反复投诉并且态度坚决地要求学校必须严惩肖同学。
3.jpeg

她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要求取消肖同学的一切评优资格和保研资格。
4.jpeg

武大非常重视这件事,随后调出了图书馆的监控视频。
然而在监控里并没有看出肖同学是否是“撸”,直接证据缺乏,校方也不好处理,此事不了了之。
杨同学对此十分不满,为了替自己讨回公道,她将此事发在了网上。
5.jpeg

舆论像千万根针一样刺向了“行为龌龊”的肖同学。
6.jpeg

在此情况下,校方发了一则声明:
说肖同学在图书馆存在不雅行为,给予记过。
7.jpeg

“变态”“猥琐男”“武大之耻”这些标签牢牢地贴在了肖同学的身上,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指指点点。
言语如刀折磨着这个还未经历社会敲打的男孩,仅仅几个月他就患上了有自杀倾向的精神病,家人将他紧急送医。
这场纠纷牵连的不止是肖、杨两位同学,还有肖同学的父母家人。
手机上无端而来的侮辱谩骂,让两位老人心力憔悴,肖同学的爷爷更是因此病重离世。
8.jpeg

2024年2月心力交瘁的肖妈妈第一次在网络上发声,说自己的儿子不是在做那种事,而是饱受特应性皮炎的折磨,为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她还拿出了儿子多年的就诊记录。
9.jpeg

杨同学对此并不接受,6月她一纸诉状将男孩告上了法庭,她提供了当时拍下的视频作为证据。
肖同学的家人也提供了男孩的一些医疗记录以自证清白。
就在等待审判结果期间,杨同学发起了微博抽奖,让大家帮她多多转发。
10.jpeg

这行为更是加重了网络上对肖同学的审判。
在漫长的等待期中,法官一帧帧研究着视频里肖同学的动作,仔细分析着是否是“性骚扰”。
直到2025年7月25日,结果出来了:
法官认定肖同学的行为并不符合“性骚扰”的范畴,因此驳回了杨同学的所有诉求。
11.jpeg

败诉的结果,更加刺激了杨同学,7月27日,她在网上发了一篇帖子,字里行间都是充满着张扬和得意。
12.jpeg

可这一次,幸运的天秤没有再一次站到她这边,网友们纷纷讨伐她,甚至扒出了她下一步的读博计划,向她所要申请的学校举报。
反噬来的如此猝不及防。
她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她不再用大号发文,然而还是有网友扒出了疑似她的小号。
她在小号上发文说:
说我较真也好,说我揪着别人不放也好两年了,我自己面对这个事情真的精疲力尽了。
我开庭两次见了他爸他妈,他干爹干妈唯独没见过他本人,他连站在我面前和我说一句“我这是挠痒不是性骚扰”的勇气都没有。
他妈在庭上当庭指着我骂,开盒我的个人户籍信息,出入境信息,威胁我下半辈子和我不死不休。他爹在法院门口追着我骂,说我不害怕是假的。
我也得到教训了,但我得到的教训好像是下次碰到这样的事情就算了,装作没看到,所有人都开心,不是么?
真是伤人伤己。
13.jpeg

14.jpeg

这一场战争,可谓是没有赢家。
15.jpeg

16.jpeg

17.jpeg

18.jpeg

19.jpeg

20.jpeg

21.jpeg

“时间不一定代表真相,但真相一定藏在时间里”
“正义感往往建立在片面信息上,缺乏对事实的全面考量。杨某的网文虽有维权之名,却成了网暴的催化剂。
当“正义”变成群体的狂热,是否还配得上“正义’二字?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施暴者”,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键盘可能正在伤害他人,最终也可能伤害自己。
“更令人深思的是,网暴的参与者往往是普通人。他们或许只是转发了一条信息、留下了一句评论,却在无意间成为伤害的帮凶。网络给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利,却也放大了人性中的盲从与冲动。”
这提醒所有互联网参与者:维权需理性,曝光需谨慎,网络的放大效应可能让真相偏离轨道。”
维权需理性,曝光需谨慎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