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释永信34岁才做方丈,跟他师父有关!行正死前发现了释永信的秘密

SilasBathu · 2025-8-27 05:50:21
少林寺的方丈,听着像个逍遥又庄严的职位,但实际上,谁能坐上这张椅子,背后安静不下来。释永信当年师父释行正去世的时候,年纪还轻,按规矩,本该顺利接棒。可天不遂人愿,他等了整整12年,才熬成那里的新主人。这里头的门道,多了去了。
1.jpeg

那时候,少林寺跟现在可不一样。什么香火鼎盛、游客如织——别逗了,庙的门票收入都拿不回来,住持一穷二白,庙门前的砖也掉了角儿。释永信小年轻一个,还没啥资格,就跟在师父释行正身边。师徒俩做的多半不是念经,而是打官司告状——挺难想象是不是?本来清修之地,变成了讨债阵线。
释行正那年已经七十开外,说白了,是活到老干到老。当时的门票收入,通通落进外人袋子,庙里一贫如洗。他不服,非得把钱拿回来。释永信呢,就跟条小尾巴似的,跑前跑后。1985年,官司终于赢了,门票归寺了。可师父刚刚喘口气,还没过几天清闲日子,两年后,人生一场,说没就没了。
2.jpeg

但临别那阵,发生了点变化。原本,释行正特别看重这个小徒弟,打算把毕生功业托付给他。可人心难测,眼看要走的时候,他却发现释永信有些猫腻。你说这世道,有时候最意想不到的,偏偏潜伏在身边。释行正病时,有人悄摸着挪了法卷,还顺手牵羊,钱也动了,报账也不老实。小庙里的事,藏不了太久,被查出来的时候,释行正心里就冷了——一刀两断。临终关头,他决定,这个位子,暂且不能让。
少林寺没有新方丈,风头不止有释永信一个。师兄弟们都盯着这个热炕头,谁都想蹭点温度。释正义,就是里头的“刺头”。他抓住机会,举起举报大旗,说释永信不干净,私吞资产,还是那种生活极不检点的主。老少林里有不少德高望重的老人,都站出来帮腔,誓要把释永信踢出门。这事闹得挺凶,坊间传言满城风雨,说释永信已经被逐出师门。
3.jpeg

但仔细掰扯,实际没那么干脆。等到查来查去,发现大家都是瞎起哄。这种迁单除名的事儿,如今看来也许只是私下闹剧,根本没过正式流程。可议论归议论,释永信还是在冷板凳上坐了十二个年头——时间一长,看得人心发酸。
换句话说,师父走了,庙没方丈,这茬其实是很尴尬的。僧众们相互掣肘,谁都不服谁。这中间,释永信沉了下去,明里暗里,他是等着机会。别看有人上蹿下跳斗他,但真要那把交椅,没人敢也没人能胜任,少林寺就这么空空荡荡,一直拖到1996年——河南省佛教协会点头,释永信才当上新方丈。那一年,他已经34岁。

有人说,那12年里,他到底怎么熬?寺院里风淅雨冷,生活过得没多少安稳。不管外面怎么讲,少林寺里头“方丈”的权力其实是门票和资产带来的。释永信之所以能上位,还靠着当年陪着师父打官司的经历。他知道钱该怎么管,也清楚帐该怎么算。师父刚走那会儿,如果有别人能撑起来,也早就冒头了。十二年过去,当权门路总算轮到他。
方丈这碗饭,端起来不容易。释永信上任后,少林寺的变化肉眼可见。破庙翻新,墙角都刷上新漆,游客一窝蜂似的挤过来,门票、功夫表演、国际名气,滚滚而来。变了的,不光寺面儿,连河南文旅的命根子也算搭上。他说,寺院的账目什么都公开,谁都能查。可这钱水深,外头人可看不清,多年以后,“收入去哪儿了”又成了新的话题。
5.jpeg

2015年,风言风语又起,有人再次举报释永信,说他私生活混乱、账目不清。事闹热了,可往下查,不得要领。空穴来风,真真假假,在庙门里门外,多的是流言蜚语。释永信早年就说过,“有问题早就是问题了”,意思挺简单——真要出了大事,早该翻船了,剩下的都是必然结果。
关于师父释行正,释永信其实也有复杂的情感。你说他当初是不是有点不服——眼瞅师父临终前撤回本来的意愿,把自己从接班人名单上划掉。这十二年,释永信该是等,也该是憋着一股劲儿。旁人只看到他后来风光,其实谁都不知道,这空白期间他吃了多少暗亏,多少夜里失眠。
6.jpeg

庙里的故事,从不简单。释永信这份执拗,也许跟多年前站在师父身边观战的日子有关。人都说云淡风轻,其实大多数和尚也不过是俗人一个。门票、寺产、接班人的纷争,对外是一座庙,对内是世俗一场。释永信最终坐上方丈,其实是运气,也是实力,更是那些年和师父一起抗争留下的资本。
看了这么多,咱们也不禁多想一句:少林寺到底是庙,还是江湖?坐在方丈椅子上的释永信,真的安稳吗?世间事总是轮回,有些秘密早被人看在眼里,有些旧账却始终没人能算清。故事还没讲完,也不一定能讲完。
7.jpeg

有些答案,可能只在庙门紧闭的深夜里,才有回声。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