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不帅也能红?
”刷到这条热搜时,很多人下意识点进去,想看看又是哪位营销号在硬捧新人。
结果点开《营救飞虎》的预告片,弹幕飘过一句“这谁啊,演得也太真了”,直接把人钉在屏幕前。
陈永胜,河北邯郸人,普通家庭出身,名字土得掉渣,脸扔进人堆找不着。
可偏偏这张“路人脸”,在《营救飞虎》里把“沙胆仔”演活了。
电影刚上线,豆瓣8.2分,评论区一水儿“哭到缺氧”。
最绝的是那场牺牲戏,他没吼没哭,只是手指微微抖了一下,观众直接破防——原来英雄也会怕死,但怕死还是往前冲,这才叫爷们儿。
为了这抖一下的手指,他干了啥?
提前三个月泡档案馆,把东江纵队的资料翻了个底朝天;学粤语学到被当地人当成“老乡”;设计小动作时,连烟怎么夹、裤脚怎么卷都抠到毫米级。
片场有人笑他“戏痴”,他回一句:“观众买票不是来看帅哥摆pose的。
”
这不是他第一次“自虐”。
拍《狙击手》时零下二十度雪地趴六小时,冻得耳朵没知觉,张艺谋一句“过了”他直接晕过去;拍《八角笼中》增肥十斤练摔跤,大腿内侧磨到出血,王宝强看不下去要给他放假,他摇头:“马虎身上那股狠劲儿,得疼出来。
”最离谱的是《棋士》,每天两小时围棋课,从入门到能跟业余三段对杀,就为了演个文人那股“闷骚劲儿”。
有人问他干嘛这么拼,他抠抠后脑勺:“我长这样,再不拼点,连盒饭都混不上。
”说完继续蹲角落啃剧本,连剧组养的狗都认识他了——这哥们每天固定时间蹲同一位置,狗都学会叼骨头过来陪他。
现在流量明星忙着上综艺炒CP,他倒好,微博半年不更新,被粉丝调侃“失踪人口”。
经纪人急得跳脚:“现在不刷脸,过气了你别哭!
”他慢悠悠回:“过气?
角色不过气就行。
”转头又扎进乡村,为新戏体验生活,跟留守儿童同吃同住,回来晒得跟煤球似的,还乐呵:“这次演老师,得先学会被学生气哭。
”
有意思的是,他越“消失”,观众越买账。
《营救飞虎》路演时,有阿姨冲上台塞煮鸡蛋:“孩子你太瘦了,多吃点!
”他当场红了眼眶——这待遇,流量明星得买热搜才能买到。
今年他还干了件“不务正业”的事:跑去云南山区给留守儿童讲抗战史,PPT是自己做的,讲到飞虎队故事时,底下小孩眼睛亮得像灯泡。
有人偷拍视频发到网上,评论区最高赞:“原来演员还能这样用。
”
业内现在流行一句话:“陈永胜的出现,让‘颜值即正义’成了笑话。
”他自己倒挺清醒:“我就一演戏的,把戏演好,剩下的交给观众。
”说完继续蹲片场啃剧本,背影跟当年北电食堂里那个抢最后一份红烧肉的学生,一模一样。
所以下次再看到“不帅也能红”的标题,别急着划走。
这年头,能让观众记住角色名的演员,比记住脸名的,珍贵多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