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没?最近有平台居然明目张胆推出所谓“白天陪玩,晚上陪睡”的伴游服务,还明码标价——8000元一次!好家伙,这价格够买两台最新款手机了,居然只是一次“伴游”的费用?消息一出,立马在网上炸开了锅。
这事说起来其实挺简单。有网友扒出某小众平台上线了所谓“高端伴游”服务,页面里用词暧昧,什么“全天候贴心陪伴”“私人定制夜间服务”,配图都是清一色年轻男女的模糊侧脸照。最惹争议的是价格——白天普通陪玩标价3000元,而标注“过夜套餐”的选项直接跳到8000元,还不包罗酒店费用。这价格分层,很难不让人多想啊!
具体服务内容写得模棱两可。平台上说是包罗“旅游向导、行程陪同、商务社交辅助”,但到了夜间部分就酿成了“深度陪伴服务”,而且强调“具体内容需双方私下协商”。有好奇的网友假装客户去咨询,客服回应称“小姐姐可盐可甜,能满足您各种需求”,但当问到是否涉及特殊服务时,对方立刻撤回消息并改为“我们坚持绿色伴游”。
说实话,普通读者看到这儿,心里基本都有数了。这套路其实不算新,早在几年前就有些地下交易借着“伴游”“私人导游”的名头打擦边球。但这次不一样,人家直接平台化、标价化了,还分昼夜套餐,简直像外卖选加料似的,这也太嚣张了吧?
从用户角度想想,真有人会花8000块找陌生人“纯陪游”吗?咱不算土豪啊,普通打工族一个月辛苦赚的钱,也就刚够一次“夜间陪伴”的。如果真是正经旅游服务,这个价在五星级酒店都能订个套房+专业导游三天了!所以啊,大家心知肚明这背后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这类服务总能钻到空子?其实和现在年轻人孤独经济、陪伴经济兴起有关。很多人压力大,想找个人陪着旅游说说话,原来是个正当需求。但偏偏有些平台把经念歪了,借着心理需求做肉体生意,这才搞得乌烟瘴气。
法律界朋友也透露,这种操作其实游走在违法边沿。如果真涉及性交易,那肯定踩红线了;就算不涉及,这种暗示性极强的宣传也可能构成虚假广告。但难点在于取证——只要平台咬定是“正规陪伴服务”,实际交易全靠线下“协商”,查处起来就特别麻烦。
更值得琢磨的是平台的责任。它外貌上写着“禁止违法违规交易”,但同时又设计这种引人遐想的套餐和话术,算不算故意放水?说白了就是既想赚流量,又不愿担责任,把风险都转嫁给了用户和“伴游者”。这种操作模式,倒是很互联网思维啊!
话说回来,8000块一次的价格确实惊到不少人。有网友调侃:“这行业现在都通胀成这样了?”也有人讽刺:“明码标价挺好,比某些假装谈感情实际要钱的强。”但更多普通用户还是觉得膈应——原来正常的伴游服务被这么一搞,以后谁还敢正经做旅游陪伴啊?
其实类似服务在国外也存在,好比日本的“出租大叔”、“租个女友”等,但别人有严格的行规和法律约束,服务界限很清楚。国内这种野蛮生长的情况,既坑了消费者,也伤了真正想做陪伴经济的人。
最后说句实在的,这种服务之所以有市场,还是因为抓住了某些人的心理需求。但用这种方式满足需求,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怕是只会带来更多问题吧。
8000块买一夜温暖,到底值不值?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但可以肯定的是,当陪伴酿成标价商品时,某些底线已经在被悄悄践踏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