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普京大秘”首次透露,普京在中国这几天,每天只睡几个小时

三水讲故事 · 5 天前
1.png

2025年9月初,72岁的普京开启中国行,四天里完成近50小时外交工作,期间他凌晨三点起床、晚上十点半结束行程,穿梭于北京与天津之间连轴转,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体现“他几乎没有真正睡觉”。
9月正值俄罗斯外交高峰期,上合峰会、九三阅兵及多国元首访华集中在三天内举行,普京需在72小时内完成所有关键会谈。
2.jpeg

受参会人员行程限制,印度总理莫迪仅参加上合峰会、不会前往北京,普京与他的会谈只能安排在9月1日,错过即无机会。
塞尔维亚总统和斯洛伐克总理因所属国家非上合成员国,无法出席正式会议,普京只能在会议间隙、纪念活动期间“见缝插针”安排会谈,每天行程紧凑如打仗。
外界或许会疑惑这样的密集日程是否因安排不当导致节奏失控,但事实相反,这紧凑节奏正是普京主动应对窗口期紧张的结果。
1号早上,在天津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现场,普京落座时面带疲惫,但几分钟后发言语速和逻辑都很清晰。
这一天他从上午忙到深夜,先后参加峰会全体会议、与莫迪举行双边会谈、转场会见伊朗总统莱希,最后还进行了一场闭门磋商。
3.jpeg
克里姆林宫方面透露,在此次访问中国的4天内,普京累计工作了48小时
1号的高强度工作为普京此次中国行奠定“主动出击”的基调,2号他的行程聚焦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进行此行核心会谈,期间他带来“西伯利亚力量2号”最新方案,推动这一核心合作达成。
这不只是一条普通管道,它标志着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实质落地。
当前欧洲市场收紧天然气进口,俄罗斯亟需新的出口方向,而中国是目前唯一具备相应消费能力与基础设施能力的目标国。
当天普京还与蒙古国总统举行三边会谈以推动管道过境协议,会后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这份文件虽简短但意义重大。
核心协议落地后,普京的行程并未放缓,3号清晨,多数人仍在沉睡时,他已开始为当天的重要活动忙碌。
4.jpeg

凌晨3点,普京起床准备参加九三阅兵,据随行人员回忆,他没吃早餐,仅喝了半杯黑咖啡,整个人却很清醒。
阅兵结束后,他立刻转场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这场闭门会谈持续90分钟,据克里姆林宫消息,双方就安全、能源、区域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虽未公布细节,但外界清楚这类会面自己已具有重要意义。
普京连续三天连轴转,还受莫斯科与北京时差的影响,人们难免疑惑:72岁的他要如何顶住时差造成的生物钟紊乱,支撑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体现,总统虽在努力调整作息,但仍保持着此前的紧凑节奏。
待推进的合作、待确定的战略都需普京在这几天内拍板。
5.jpeg

此次中国行四天里,他从西伯利亚飞到天津再到北京,行程超上千公里,而比地理跨度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外交布局的转型,从应对欧洲制裁转向主动开拓亚洲市场,从单边应对转向多边协调,从侧重能源输出转向兼顾安全合作。
回顾此次中国行,72岁的普京在四天三夜里,顶着五小时时差,完成十几场会谈、近50小时工作量,将“外交窗口期”压到极限。
他几乎没有休息,甚至省了早餐,却争取到天然气协议、与朝鲜战略对话及多国元首面对面会谈的成果。
这不是简单的国事访问,是“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性出击,外交本就是实打实的博弈,普京以“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的节奏,为俄罗斯东向战略写下清晰注脚,也让此次访问意义远超普通外交活动。
参考资料:
唐驳虎主笔2025-09-08“普京大秘”首次透露,普京在中国这4天,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
6.png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