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健身教练脚踏四只船,被两女子轮流掌掴!追求帅气男就幸福吗?

SilasBathu · 2025-9-11 01:57:49
在健身房找私教,原来是花钱买健康和自律,结果一不小心连感情、钱包、甚至安全感都一起赔进去,这种翻车现场,可能比不办卡更惨。
9月5日厦门那场“两女轮流扇教练耳光”的视频火得很快。
1.jpeg

镜头里,教练一句话也说不出,就被泼水、掌掴,像做错事的孩子。
围观的大姐甚至笑出了声。
没人报警,也没人来拉架,看起来大家都默认:“活该。”
为什么大家见怪不怪?
2.jpeg

因为健身房里的暧昧纠纷,年年都有,而且越来越公开。
随手一搜,过去三年至少曝出过十几起类似事件:北京某连锁品牌的星级教练,被学员“卖课送拥抱”;上海一女子花两万买私教课,换来半夜微信轰炸“想你了”;成都更有教练同一天带三位女学员出去吃宵夜,排期撞车直接社死。
数据摆在那——中国消协2024年统计,健身行业情感、金钱类投诉比前年涨了27%,其中“私人关系越界”占了一大半。
这些纠纷有个固定套路:教练外形加分,肢体接触合理,课程单价又高,一旦加微信,界限感就开始模糊。
3.jpeg

很多人以为“我付的钱只是课时费”,可对方暗暗把“情绪价值”也打包计价。
等到发现课程越买越多,暧昧却迟迟落不了地,才意识到:自己买的不是课,是情绪吊桥。
健身房的管理漏洞也很致命。
门店一般只考核销售业绩,教练私生活几乎没人管。
4.jpeg

记者卧底三家大型连锁,得到的内部口径几乎一样:“只要不闹到派出所,店里不会介入。”于是,冲突就留给会员私下解决,扇耳光、拉横幅、群里爆料,都成了无奈的“私刑”。
有人把责任推给“健身房就是荷尔蒙高发区”,这话听着像玩笑,实则偷换概念。
真正的问题不是场地,而是规则缺位。
对比一下就明白:医院也有身体接触,却极少曝出医患暧昧,因为行业有明文禁令、投诉通道、第三人在场。
5.jpeg

健身房没这些,全靠个人自觉,翻车率自然高。
那普通人该怎么自保?三句话够用了。
第一,选人看证书也看界限感。
第一次试课就把肢体接触的尺度说清楚:纠正姿势可以,摸腰捏腿不行;下课就下课,微信聊天只谈训练计划。
6.jpeg

对方若立刻甩脸色或继续越界,直接换教练。
第二,大额课包拆小份。
冲动消费往往发生在“你对我特别好”的氛围里。
把一年课拆成一个月一个月买,既能逼教练持续输出干货,也能随时止损。
7.jpeg

第三,生存公开沟通渠道。
每次约课用门店系统,而不是私聊语音;真有问题,先找前台登记,再走官方投诉。
让门店知道你不是只能忍气吞声的散客,对方才会当回事。
回到事件自己,两女子的巴掌确实违法,却也敲醒了很多人的侥幸心理:别把健身房当恋爱场,也别把教练的关心当专属福利。
真正让人安心的,从来不是八块腹肌和甜言蜜语,而是看得见、用得上的规则和距离感。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