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越扒越黑!释行正徒弟成群,为何偏让释永信上位?师兄弟拦不住吗

古道徘徊的游子 · 2025-8-27 15:59:02
少林躲过了军阀混战,躲过了日军铁蹄,却躲不过释永信的摧残!
1.jpeg

你说一座寺庙,能扛住外头的刀枪,也能忍得住风雨飘摇,但偏偏守不住自家门口的闲人。少林寺,几百年风吹雨打,没塌过;山外刀兵连年,寺门却还是敞开的。可谁能料到,这风风火火的释永信,竟然成了让少林名声一落千丈的“内鬼”?师兄弟们其实早就心里有数,却硬是没人出头——这糊涂账,到底是怎么算的?
八十年代,嵩山下,刘应成还是个十六岁的青少年,踩着晨露,进了少林寺。人说他机灵勤快,眼里有灵气。释行正方丈对他看得紧,眼底那点疼惜,旁人都看得出来。有时候,方丈在柴房打瞌睡,永信玩儿命地烧水做饭;有时候,他在僧舍门口练拳,师兄弟打趣说他是“小机灵鬼”。那会儿,没人知道后来这“小机灵鬼”能搅得寺门天翻地覆。
2.jpeg

释行正的前半生说苦就苦——穷荒僻野里讨饭,拿一碗斋饭换一口气。这和尚不是那种清高,倒像是平头老农,谁家麦地里出的事他都要操心,还整天嘀咕着,别让寺里断了香火。他盼着徒弟们能守住这清静,不求什么名利。可是,他偏偏摊上了个跟自己“不是一路人”的永信——小徒弟那几年确实卖力,又是帮师父开会,又是出去跟官员打交道,很有一套。
寺院里最怕的就是权力那个味儿,即便是在佛门清修的地界,也难免有点子“人情世故”。释行正渐渐架不住身子,大小事务基本丢给了永信,有时候病在床上,徒弟推着轮椅带着他在寺外奔波,争取自主权。人嘛,谁都有过几次得意。可是,这得意过头了就容易变味。对释行正来说,少林是最后的清净地。而永信呢,眼里就只见得少林寺是块金砖,捧到手里能敲出天大的响声。
3.jpeg

那年那事,寺里头都还在传。师父卧病在外,永信却自作主张跑去受访,一副准方丈的样子,上报上电视,坊间都炸了锅。老方丈听了消息,心都凉了半截。更难听的是,他还动了那传承法卷——钥匙本来是师父依仗他的信任给的,他竟然动了法卷,这在寺里就是大事。师父憋着一口气,强硬追回来,可那信任,早断了。
我家隔壁老李总说,辜负了信任的人是最没救的。师徒之间的那点温情,在哪一场权力的博弈里都敌不过算盘珠子拨得响亮。
4.jpeg

释行正知道自己时日不多,1987年,拖着病体,写下绝笔,言辞激烈,说什么也不能让永信做方丈。临终前还启动了“迁单”程序,把永信开除僧籍。要说这“赶出门下”,在佛门里比家法还重。但就是这道命令,最后什么事也没发生——协会说寺门事务不参合,“迁单”成了废纸一张。
你要说当时少林寺没人能管释永信,也不全是。师兄弟多得是,有胆识有见识的也有几个。可每个人都像壁上的佛像,冷冷看着热闹,谁也没站出来摁住永信的脖颈子。你也许想得更复杂,其实有时候,众人不争,不是没本事,是心底怕惹麻烦,怕伤了自己的一点清净。现实让幻想光滑无力,师兄弟们就眼睁睁看着永信坐上了方丈的位置。谁还记得那些师兄弟?后来都在墙角落灰,只剩永信的名字在寺门外闪闪发光。
5.jpeg

那十二年,永信不是一帆风顺地做了方丈。他绕过师父的遗愿,在庙里虚与委蛇。传说里暗流涌动,其实,多少话没人说出口,那些日子,寺里空气里都是紧绷的味道。这权力,有时候是等出来的。
九十年代的少林寺,破破烂烂,地也不宽裕,香火了了,全靠几亩地种庄稼维生。谁曾想,释永信却琢磨出一条“求生路”——他不藏着掖着,把少林寺搞成了商业大IP。这话听着像唬人,但你去看看,武僧团出国表演,全球各地开道场,少林名字响得比天地还大。有人佩服他敢闯,有人说他毁了寺门,但事实是,少林寺借了他的手,活过来了。
6.jpeg

可是,这热闹背后,寺门变了味儿。门票价格年年涨,商标成百上千,少林功夫成了秀场上的把式,连素饼都专利了。香火钱如今反而不上道,一炷高香搅得庙里比股市还热闹。你说这佛门治下,九九归一,结果却是“九九全入账”。最魔幻那一幕,是他穿着传说中的十几万袈裟,淡定地说自己月薪七百块。镜头面前,空空的法相,实实的算盘,让人忍俊不禁。
有人感慨,佛门清规,怎的变成铜臭味儿。可人家少林寺的“香火”确实旺了。但品味那份清净的人,只能在老墙头上找影子。寺里四处点钞机声,钟声被搅在风里听得模模糊糊。
7.jpeg

要不是2015那封“释正义”的举报信,人们还以为永信能再做个十年八年。信里抖出来的料够炒好几锅:贪污,乱搞男女关系,私生子,迁单旧事统统上桌。官方后来出来说话,否掉了私生子,解释了收养,事情算是糊里糊涂压了下去。这乱账,外人看着都头疼。
但是,这天终于来了。官方的调查一锤定音,释永信僧人身份注销,寺门外刷去一个时代的印记。少林寺的社交账号删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余温。回头看,这人的半生,不就是本大讽刺剧?
8.jpeg

让少林寺回到大众眼前,是他的功劳;把佛门搞成买卖,也是他的杰作。你说他是救世主?可信仰的危机,却比刀枪更致命。嵩山静静立着,钟声还在,可再进寺门,谁还能闻到那点清净气息?释永信的故事还在墙缝里发酵,也许哪天,少林寺又会迎来一个新“救世主”,只是如今,老一辈的伤口还新,还疼。人们再听到嵩山寺钟,会不会想起,少林走过的这些烂账,到底是孽缘还是报应?
少林的故事,到这里没完。如果有一天,你走过寺门,听见钟声,能不能闭眼想一想:千年之后,这座老寺,究竟是属于谁的?
9.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