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舞台好戏连台!普京即将开启四天中国行,特朗普却突然抛出一个重磅消息——要带韩国总统李在明一起访华。这场大国博弈的棋局,正在上演一出精彩的"三国杀"。
普京破例四天停留,中俄要搞大动作?
8月31日,普京将踏上中国土地,一待就是四天。这个时长很讲究——自2012年以来,普京从未在单个国家停留超过三天。这次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上合组织峰会、中俄双边会谈、抗战胜利日阅兵,三场重头戏连轴转。
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突然抛出橄榄枝,要向中国提供航空发动机。总经理切梅佐夫特意强调"深刻理解中国处境",这话明显是在戳美国痛点。今年5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暂停向中国C919客机供应LEAP-1C发动机。
俄罗斯手握PD-14、PD-8等多款发动机,更大推力的PD-35也在研发中。但发动机替换不是换灯泡那么简单,整流罩、挂架整合、气动平衡……每项都是技术活。更何况俄罗斯自己还受西方制裁,获取先进材料都费劲。
中国早已备好后手,长江发动机惊艳亮相
就在俄罗斯热情示好时,中国自主研发的长江-1000A发动机已经完成6142小时极限测试。高压涡轮扛住1500℃高温,打破西方耐温纪录;巡航油耗比美国同类产品省油7%。这些数据说明什么?中国航空发动机已经不再看人脸色。
特朗普突然"拼车",外交舞台现新玩法
特朗普8月26日放话要访华,还半开玩笑要拉韩国总统李在明"拼机",理由是"节省资源,保护环境"。这哪是环保,分明是想强化盟友协调对华政策。
李在明最近外交动作频频,打破韩国总统"先美后日"的惯例,搞起"先日后美"的新玩法。这位曾经的强硬派,上台后对日态度明显软化。甚至对特朗普说期待在朝鲜看到"特朗普大厦",这外交话术玩得溜。
中俄贸易2448亿美元,本币结算成常态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中俄贸易额2448亿美元,增长7.5%。能源合作是压舱石,西伯利亚力管道2024年输气310亿立方,2025年要冲380亿立方。更关键的是,95%贸易用本币结算,还建立了1500亿元货币互换机制。
大国关系新格局,技术合作成新战场
美国对印度贸易限制,反而让中印关系回暖。印度外长苏杰生直接表态:把中印关系看作对美关系的反应是错误分析。技术封锁正在催生新的合作模式,俄罗斯发动机提议就是典型例子。
普京四天中国行要开启新篇章,特朗普的访华时间表还是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多极化世界里,灵活务实的外交正在成为各国标配。大国关系的棋局,每一步都暗藏玄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