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让她一夜成名,就此连上5次春晚。
但光环叠戴的背后,她的私生活却并不光彩。
放弃舞蹈事业到北漂流浪,好不容易遇见的伯乐,没成想竟是“祸害”的开端。
经历一波三折后,如今57岁依然单身的她,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春晚常客的“恩师”陷阱
1999年之前,斯琴格日乐还在北漂的地下室里啃冷馒头,一天赶三场酒吧驻唱。
直到遇到臧天朔,这个堪称“伯乐”的男人,把她从泥坑里捞出来。
但你可别以为这是励志故事,因为亲手把她推进了更深的火坑也是这位伯乐。
臧天朔当时是音乐圈“老炮”,看中她弹贝斯的手艺,拉进自己乐队当唯一的女贝斯手。
还大方送了把价值两万的定制贝斯,可是现在想想,这哪是乐器啊,分明是套牢她的枷锁!
在伯乐的扶持下,斯琴格日乐的确在事业上发展的越来越好。
尤其是2001年的央视春晚,斯琴格日乐一战成名。
她抱着吉他唱《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模样,让全国观众都记住了这个嗓音清亮的蒙古族姑娘。
而在接下来四年里,她年年登上春晚舞台,从《新年好》唱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时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可没人知道的是,在2002年的春晚后台,她刚领完演出费,就被臧天朔的妻子堵着骂“破坏别人家庭”时,她却连解释的勇气都没有。
在这之后,她不仅不和臧天朔断了,甚至还傻傻相信臧天朔说会离婚娶自己的鬼话。
其实说白了,臧天朔就是把她当工具人!
教她写歌、带她跑商演,外貌上是栽培,实际上是把她酿成自己的“敛财的机器”。
可是他出现的时机太好了,当时的斯琴格日乐在北京吃了太多苦。
她有太多的才华理想无处施展,所以就以为臧天朔是自己的希望。
甚至愿意没名没分的跟他同居,承受着对方妻子的谩骂羞辱,可是在2005年时,她的梦彻底碎了。
在那一年的春晚彩排时,台领导突然让她“出去等通知”。
后来才知道是臧天朔的妻子动用关系施压,那时候她演出费都从20万跌到5万。
可执迷不悟的她还在为那个男人找借口,你说这不是糊涂是什么,而更糊涂的还在后面。
怀孕流产自杀三连击
作为蒙古族姑娘,斯琴格日乐从小就听家里人说“不轻易打胎”,可这话到了臧天朔这儿,连屁都不算。
2002年冬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想着臧天朔之前说过“有了孩子就结婚”,所以抱着期待告诉了臧天朔。
结果人家直接把她拉到小诊所,冷冰冰丢一句“打掉,别影响我家”。
腾讯新闻后来曝光,当时医生说“胎儿太大只能引产”。
她签完字交了3000块,躺在酷寒的手术台上,恐怕还在幻想这个男人会回头吧?
更讽刺的是,术后第二天臧天朔就留下句“公司有事”消失了。
满心失望的斯琴格日乐,就在出租屋里吞了整瓶安眠药,要不是房东上门催租发现,早就没命了。
洗胃的时候臧天朔倒是来了,提着粥说“我离婚了,咱们重新开始”,可是他的话你还会信?
三个月后她就在商演后台撞见,臧天朔搂着个新人歌手说“这是我干妹妹”。
合着她流产住院的功夫,人家已经找好下家了!
她后来在《天下女人》节目里说,当时才知道臧天朔手机里一直存着“老婆”的号码。
自己从头到尾就是个备胎,连小三都算不上,真是把草原姑娘的脸都丢尽了!
邻居后来回忆,那段时间斯琴格日乐瘦了10多斤,连碰吉他的勇气都没有,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
可臧天朔呢?该演出演出,该赚钱赚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这种“恩师”,跟骗子有什么区别?
从春晚红人到县城商演
2018年臧天朔肝癌去世,斯琴格日乐连夜赶制了一条蒙古族哈达去追悼会。
结果听到有人议论“就是她害得老臧妻离子散”。
在遗体告别时,臧天朔妻子突然握住她的手说 “他说对不住你”,这话让她哭了半小时。
一条白哈达换一句迟来的“对不起”,这账值得吗?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如今57岁的斯琴格日乐,住在北京东四环的老小区里。
抖音上晒的日常全是穿着褪色蒙古袍弹电子琴,窗台上晒着自制的牛肉干,跟当年春晚舞台上的风光判若两人。
2023年还有网友拍到她在县城商演,唱着重新编曲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台下大爷大妈跟着拍手。
有人刻薄地说“过气歌手只能接农村场子”,可她只是淡定回复:“能唱民歌的地方都是好地方”。
这份心态,比那些笑话她的人强多了!
2025年她还计划推出《爱情四部曲》迷你专辑,把这些年的心事都唱进去。
想想也是,靠男人不如靠吉他,当年要是没被臧天朔骗,她或许早就成了民歌天后。
可现在这样,守着自己的音乐过日子,不也挺好?
那些嘲笑她孤独的人,未必有她一半活得清醒。
结语
从五次春晚的高光到受骗流产的低谷,从人人追捧的歌手到坚守非遗的音乐人。
斯琴格日乐这半辈子,活成了很多女人的警示录。
爱情里别太傻,师父不一定是好人,春晚的掌声也换不来真心。
如今57岁的她,虽然单身却活得踏实,靠自己的双手把破碎的人生重新拼起来。
这份勇气,比任何奖杯都珍贵。
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