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刚从中国回去。大家都在关注他这次来的内容,和近期印尼发生的事情分不开。只待了不到一天,却很有看点。
气候变革让印尼头疼
印尼的人多岛也多,但气候变革已经带来了麻烦。海水一年比一年高。官方数据里说,三十年下来海平面慢慢升,速度也在变快。稻田和淡水都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爪哇岛北部这一块。这里种的大米数量很大,如果真让海水侵攻,整个地区都不好应对。
印尼这次访华,重点提到爪哇北部的巨大海堤。要修很长,投资巨大,是为制止灾难风险准备的。
普拉博沃新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管理局,就是为了盯住这个项目。光靠印尼自己的技术和资金,搞这么大的东西基本不太可能,所以才来中国谈。
海堤建设的难处到底有多少
这个海堤其实不是一天两天才想出来。上世纪就有这想法,但技术太多限制,钱也不是小数目。计划一直拖着没有实质进展,印尼国内有人觉得修得成修不成还是未知。
项目长达700公里,预计花费巨大,建设时间更是拉得很长。
普拉博沃现任总统,和前面的佐科不一样。佐科时期中国承建了高速铁路项目,成功推进。现在总统的新官上任,可能也有做成果留政治遗产的打算。
中国参与有哪些机会
按照现在的进度,印尼这片海堤工程,要想快速推进,就要找外部帮助。中国参与过很多大工程,各方面本领很强。许多国家都信赖中国企业搞基础设施。
对于印尼来说,高铁已经用中国的,海堤也有意向跟中国合作。别国也不是没兴趣,韩国和荷兰都曾被考虑过。荷兰对防海这事很有经验,老早就在做海堤,修得很长。
中国这几年在建设大工程上积累了经验,尤其海塘、桥梁、隧道等,技术团队足以应付挑战。
如果最后中国企业能成为主力,对双方都有利。中国企业也能在实际工程里用新方法,提升能力。
更大的影响
海堤这种项目不是哪个国家随便都修得起来。堤坝对沿海地区很关键,不像高铁那样是少数国家的选择。印尼这回要是跟中国合作,大概率能带动更多国家来找中国公司。
中国企业很可能会在全球市场拿下更多份额,海堤项目是又一个出口方向。
这种基础设施不只是订单问题,也是各国防灾能力的提升方法。以后或许亚洲、非洲、拉美都想让中国企业参与防灾修建。
各方怎么行动会有影响
印尼选择和中国合作,韩国和荷兰也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最后怎么定,工程合作影响很远,涉及政府、企业、技术行业等众多环节。不仅是建造,后续维护也都要有长期安排。
过去印尼考虑过荷兰,现在技术进步后,中国更加有参与空间。印尼能用上新技术,防灾减灾的能力会有明显提升。
中国企业和印尼的合作,既能让工程落地,也为双方带来经验。
整个项目如果走通,印尼自身基础设施水平也会上去,对抗自然灾害的本领也能提升。不管最后选择谁,印尼这步棋非同一般。
结语
如果是你在印尼当决策人,这种海堤合作你会选中国企业还是其他国家?你觉得中国这些大项目是不是能帮更多国家解决难题?说说你的看法!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