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发动机轰鸣,空气中油液的味道涌入鼻腔,我都觉得特别踏实。”这就是“坦克兵王”丁辉对自己战斗岗位的深情告白。
在即将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中,一位传奇老兵将第六次光荣受阅。他就是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级军士长丁辉,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坦克兵王”。
这位50岁的老兵拥有令人惊叹的履历: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0次,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二三等奖各一次,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四会教练员。
01 精诚所至,人车合一
从1993年入伍至今,丁辉历经多次装备换代,精通车长、炮长、驾驶员3个专业。每次新装备列装,他都充分发挥“工匠”精神,成为装备操作运用的行家里手。
他的座右铭是“做好一件事,专注到极致”。择一事,终一生,丁辉的“一件事”是驾驶坦克、精通坦克、献身坦克事业。
坦克动力舱的“方寸之地”承载着丁辉的军旅青春。他数十年如一日,钻研坦克驾驶与维修技术,每一个部件、每一条管线、每一种声响都刻在了脑中,达到了“人车合一”的境界。
02 阅兵场上,四次领头
丁辉的阅兵履历令人惊叹: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2015年9月3日、2017年7月30日、2019年10月1日,以及即将到来的2025年9月3日。
其中他4次驾驶装备方队“第一车”,引导整个方队零误差通过天安门。2009年阅兵中,他提出的“箭形”坦克方队成为阅兵式的一大亮点。
03 非凡选择,坚守本色
丁辉有过三次提干机会,最后一次是2009年10月因重大任务完成出色荣立一等功后,组织研究给他提干。
他想了很久,觉得自己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提了干可能提早脱下军装,最终决定继续当好一个兵。他选择把“兵”当到底,展现了军人的本色与担当。
04 传承技艺,培育精英
丁辉不仅自己技术顶尖,还带出了一批批技术骨干。他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样能带出更多的徒弟,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承下去”。
多年来,他先后培养帮带出500多名技术骨干和优秀教练员,百餘人在各类比武中拔得头筹。二级军士长熊蓬生就是在他的帮助下荣立二等功。
05 从阅兵场到战场,随时待命
“我们这些受阅装备不是为了阅兵而造,而是打仗的装备,”丁辉在接受采访时说,“可以从演训场开到现在的阅兵场,也可以随时一声令下,从阅兵场开向战场”。
这句话已经在网络刷屏,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底气和自信。我们的受阅姿态全是按照作战姿态来调设的,体现了实战化的要求。
如今,50岁的丁辉仍一头钻进了那“方寸之地”。他所在部队是全军第一支数字化部队。
从入伍开始他经历了装备从摩托化到机械化再到信息化数字化的迭代。他的成长历程正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这位从辽宁开原县走出来的锡伯族汉子,用32年的青春诠释了什么是专注与极致。他用六次阅兵经历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