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我和勋表的故事:一次受阅 终生光荣

MerleRing · 2025-8-28 10:43:33
1.jpeg

勋表记录着军人
经历的岗位、完成的任务
参与的战斗、立下的功勋
闪亮的勋表
是军人胸前的“荣誉墙”


让我们一同走近
他们勋表中
最引以为傲的那枚略章
铭记那段难忘的经历


说起我和勋表的故事,那就不得不讲讲那段令我最难忘的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经历——建军90周年阅兵。
2.jpeg

3.jpeg

还记得当时,上级下达了组建方队参加建军90周年阅兵的任务。作为机关组织股股长的我,初闻消息跃跃欲试,但很快又回归了现实,阅兵大部分都选的年轻战士,再加上机关业务工作繁重,参加的机会估计不大。
3月初,当第一批试训人员淘汰率过高,需要补充人员时,内心深埋多年的“阅兵梦”再也无法抑制。彷徨间敲开主任办公室门,急切表达自己参加阅兵的愿望时,本以为会被拒绝,然而却得到了鼓励和支持。随着逐级汇报请示,我终于如愿的走上了训练场。
4.jpeg

初春的训练场,微寒的北风荡漾着杨柳的嫩绿,站军姿、走起步、练体能成了每天生活的全部,仿佛间,又回到了那刚入伍时的样子。
5.png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3个小时……军姿训练的枯燥和煎熬给我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挑战。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导致的浑身酸痛,双脚因血液不流通刀割般的撕裂感,“三挺三收”动作要领对膝盖的极限压迫,枪背带勒在肩上火烧般的灼热炙烤……都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的身体和心理。“放弃吧,作为唯一的机关干部和一群刚入伍的战士掺和啥?”“没事受着这罪干啥,在办公室待着不好吗?”“都30岁的人了,还和20岁的小伙子比啥耐力?”……身体上的煎熬和内心的挣扎使我无数次想过放弃,可每当看到训练场上“一次受阅,终生光荣;一人受阅,全家光荣”的巨大标语;每当想到我代表的是单位全体的机关干部;每当想着能够见到习主席,能够接受习主席的检阅,这种身心的痛苦煎熬仿佛也变得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6.jpeg

5月的大漠腹地干燥孤寂,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一片片整齐的帐篷构筑起一个个“阅兵村”。经过2个多月集中强训的我,带领着淘汰至只剩下不到40人的受阅队员,终于进驻到了受阅的训练场。迎接我们的,是昼夜超过20℃的温差,是高紫外线的曝晒和戈壁的风沙,是白天不透气、晚上不隔寒的班用帐篷,是来自全军几万名不同军兵种的受阅官兵和不同型号的武器装备。
到了这里,我距离自己的“阅兵梦”又近了一步。我们不仅代表的是所在单位,也不仅仅代表的是地空导弹兵,更代表的是空军部队。“加油,我能行!”“加油,我们能行!”我一遍遍的给自己打气,给身边的战友鼓劲儿。
7.jpeg

日子在简单而枯燥的训练中继续着,白天近40℃的高温让汗水顺着枪托在地面上滴成一片小水洼;全副武装的头盔、防弹衣、作战靴让身上的迷彩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形成一片片洁白的盐渍;戈壁的风沙曝晒让头盔外的脸变得黢黑,头盔下的一圈“帽带白”仿佛秦腔里画的脸谱;“握枪!放下!”“向右看——敬礼!礼毕!”……单调口令下的高强度机械训练不断重复着,固化着来自肌肉最深处的记忆。
8.jpeg

终于等到了正式受阅的那一天,站在阅兵场上的我虽然因为激动和兴奋彻夜未眠,但精神状态却前所未有的好,想着马上就可以见到习主席,接受习主席检阅,那种抑制不住的自豪感和荣耀感扑面而来。
“向右看——敬礼!”“同志们好!”“主——席——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熟悉的口令,连贯的动作,亲切的问话,响亮的回答,将我的受阅瞬间完美定格。
9.jpeg

一次受阅,终生光荣。痛苦的是经历,收获的却是无上的荣光和满满的回忆。
一次受阅,终生光荣。煎熬的是身心,磨砺的却是顽强的意志和从军的初心。
一次受阅,终生光荣。简单的是动作,彰显的却是维护核心、忠诚领袖的崇高信念和献身国防、矢志强军的坚定决心。


▶作者:岳宁警,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政治工作处少校政治协理员。


来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