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票房,而是因为“女人”。马蓉之后,冯清又被扒出负债、学历存疑,网友替他捏汗:43岁的宝强,怎么老在同一个坑里打转?
先别急着骂“恋爱脑”。把两段感情拆开看,会发现一个普通人很难逃开的死结:信任成本太高,而王宝强偏偏付得起。
草根出身、长相不占优势,他靠一股憨劲在圈里站稳脚跟。这股憨劲放到感情里,就变成了“你说啥我都信”。马蓉当年是校花,冯清是模特,世俗意义上都算“高配”。外人看是“下嫁”,王宝强看是“幸运”。当一个人把对方当奖品,就自动把解释权交了出去。不是傻,是太怕失去。
可偏偏他又是顶流,钱和名都在放大镜下。普通人遇人不淑,最多朋友圈哭一场;王宝强一翻车,全民吃瓜。于是同样的伤口,在他身上被放大十倍。外人只看见他“总吃亏”,没看见他其实没得选——不谈恋爱,孤独;谈了,风险翻倍。
再看事业线,反而清晰得多。从《盲井》到《八角笼中》,他一路把“笨拙”变成标签。观众缘这东西很玄,但有一条铁律:真诚最抗打。王宝强在戏里演小人物,戏外就是小人物,连被绿都绿得“接地气”。这种一致性,反而成了他的护城河。
所以,与其说他总在女人身上吃亏,不如说他在用事业的确定性,对冲感情的不确定性。22亿票房不是偶然,是他把可控的部分做到极致,留给不可控的,不过是“认了”。
有人担心他下一次还会不会摔。其实摔不摔的,日子照样过。成年人到最后都明白:不是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有些坑绕不开,只能把坑填浅一点。王宝强没变成油腻中年,还在拍电影、带新人,这就是把坑填浅的过程。
至于爱情,旁人替他着急,他倒未必。憨劲的另一面是钝感,钝感在受伤时像盔甲,在爱人时像滤镜。滤镜碎了,盔甲还在。下一次心动,他大概率还会掏心掏肺——不是学不会聪明,是学不会不真诚。
说到底,王宝强活成了大多数普通人的极端版本:事业靠拼命,感情靠运气。只是他拼命的部分被看见了,运气的部分被放大了。看客唏嘘两句,转头还得过自己的日子。毕竟,谁的剧本没几个错别字呢?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