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首页
最新黑料
热门黑料
今日吃瓜
文化艺术
热点资讯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发布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热门吃瓜
›
热点资讯
0
2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忆军旅|50人的加强排,就剩下我们两个人
[ 复制链接 ]
MerleRing
·
2025-8-28 14:09:09
军休干部季凤山今年87岁了,回眸当年的军旅生涯,有两件事,令他刻骨铭心!1953年刚入伍,在朝鲜上甘岭参加的第一次战斗,让他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1957年到1959年间,连续三次前往北京参加国庆大阅兵,又成为了他一生的自豪和荣耀!老人说,那年自己一纸血书立志从军,一路走来,他再无遗憾!
季凤山是浦东川沙蔡路人,1934年9月出生,1953年2月入伍,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华北新兵团15连战士,后历任石家庄步校五大队十七队三区队长、河北省沧州军分区司令部管理科副科长、科长、河北省沧州军分区离职干部休养所所长,1986年3月从正团职岗位退休,1986年11月安置在川沙干休所。
1953年2月,季凤山在朝鲜新兵连接受了一个月的简单训练后,分配到了24军72师步兵4连。当时,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为接替15军,24军开赴到了前线。季凤山所在班的5名战士就守卫在上甘岭152高地的一个坑道里,第一次来到前线,大家眼前所看到的上甘岭,早已被空前惨烈的战役改变了原先的模样,满目的荒山里,弹坑密布。
季凤山:“吃、住都在坑道里,坑道又湿又冷,当时我们去算好的了,一人还有一个毛毯,但还是冷得睡不好觉,冻的!一开始连个褥子都没有,穿着棉袄棉裤睡。吃的话更加苦,一开始供应不上,就吃压缩饼干和炒米。美国兵也笨,每天打炮是有时间段的,我们都掌握规律了。什么时候打炮?早上6点,躲开,听见不打炮了,我们就下去背水,拾柴。”
5月13日,季凤山所在的班接到命令,马上到连部集合,进行战前动员。5连负责进攻无名高地敌人一个连的阵地,打下敌人阵地后,由4连负责守卫。当时,季凤山所在的排是加强排,为第一梯队。第一次参加战斗,年轻的季凤山跃跃欲试,心里充满了期待!晚上,一声令下,大炮声震撼了大地,空气中弥漫了浓重的火药味。5连的战士们像猛虎一般向预定的敌阵地扑去。一会儿,4连的加强排出发了,冲出坑道后,战士们迅速扑到敌阵地前的一个山腰,突然,一阵密集的炮弹就在他们中间爆炸。
季凤山:“当时连队一个加强排50多个人都上去了,但是还没有接到阵地,好了,敌人炮弹噼里啪啦一打,我们50多个人死的死、伤的伤,就剩下两个人!另一个是山东大汉,叫大李,我和大李正好躲在身边一个凹型的土堆下,没有伤。躲过炮弹后,我迅速拿出急救包给伤员包扎。当时,我拿了冲锋枪,大李背了一袋的手雷,大概有几十个,我说我是新兵,你是老兵,我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他说我们能怎么办?上呀!”
于是,朝着枪声激烈的方向,在照明弹和夕光弹时明时暗的夜色下,两人拼命往前跑。跑了200米左右,终于找到了5连。
完成了带领4连加强排接防的任务后,5连副连长又给季凤山下了新命令。借着照明弹的光亮,他指着左前方一个小山坡,说那里有一个猫耳洞,有我军的一挺机枪阵地,让季凤山去给送一根机枪预备管。那个机枪点离这里约六七百米,隐约间能看到,中间还有一道被炸烂的铁丝网。于是,背着一根预备管,季凤山冲出了阵地。他一会儿卧倒,一会儿前进,躲开了炮火和子弹,一下来到那道铁丝网前,只听铁丝网底下的地雷在地面的炮火下,一个个地在爆炸,他卧在地上,想等着爆炸间隙冲过去。
季凤山:“铁丝网还没绕过去,我屁股后面的炸弹爆炸了。好像被石头打,‘咚’的一下,我一摸,手上都是血,知道负伤了。一般前面战士负伤了,后面就帮着包扎,但是后面没人,就自己拿出急救包,胡乱地包了一下。当时天在下雨,我晕倒了,滚到山沟里,这时救护队上来了,问我怎么了?我说负伤了,他们要背我走,我说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们说,你不要管了,解下我背的机枪预备管,交给其他同志,把我背到了连部卫生队,当天又转到了后方。”
半个月伤愈后季凤山回到连队,他才得知山东大李已经在那场战斗中牺牲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他还不知道大李的名字,但是这位山东大汉和自己一起冲锋陷阵的身影,却已深深定格,永远留在了自己的心中!
说到当年自己三次参加的国庆大阅兵,老季至今还是心潮澎湃!老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参加大阅兵时候的那些事儿。
1957年,他在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学习。那年春节刚过,上级通知他已被入选建国8周年国庆大阅兵步校方队,作为全军七所步校中为数不多的入选者,能参加国庆大阅兵,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接受全军、全国人民的检阅,这是军人无上的荣耀!季凤山回忆说,接到这个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后,步校上下欢呼雀跃,学员队领导和其他学员都为他们感到骄傲!
第一排右五为季凤山
老人回忆说,1957年“五一”劳动节后,方队的集训在石家庄步校开启。当时的训练共分理论和动作要领的学习、实际训练两个阶段。为了打好基础,每个学员都把各个动作要领背得滚瓜烂熟,而为了达到“三线一平”的要求,他们从基本功练起,做到“头正、腰挺、腿直”。
当时为了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动作,大家一练就是一天。为了增强腿部力量,训练时大家都穿上了几斤重的翻毛皮鞋,一天下来,双腿累得直打颤!晚上躺在床上,浑身就像散了架似的,到处酸疼。可即便是这样,第二天一听到起床的哨音,大家又立即翻身起床,浑身的劲头又来了。
1957年10月1日,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季凤山和战友们早早地候在长安大街上。他们要从这里出发,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接受全国各族人民的检阅!这天,大家换上了崭新的军服,一种自豪庄严的豪气油然而生!在“齐步走”的命令发出前夕,队员们没有一丝声响,整个方队像一块铁板牢牢地钉在那里,纹丝不动。季凤山说,当时自己的脑子里没有丝毫的杂念,只有一种神圣和威严!他知道,那一刻是队友们5个月来汗水的凝结,每个人与军队、与国家熔铸为一体!
终于,“齐步走”的口令响起,指挥员一声令下,步兵方队开始向天安门移动。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他们,横看一堵墙,侧看一条线,纵看一个人!他们,容貌端正,身材挺直,脚掌落地沉稳有力,口号响亮,气势恢弘!大家双袖交错地擦动着衣服两边的下摆,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那声响,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整齐!
季凤山:“方队接近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时,指挥员一声令下‘向右看’,我们方队齐整如一地喊道‘“一、二、三’,紧接着齐步换正步,整齐的步伐踢出去、砸下来,长安大街的路板上发出轰鸣的震响声!‘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中央领导都在上面,都看见了。到天安门,向右看,一二三,正步走。我的余光中,隐约看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光荣的一刻!”
一人受阅,全家光荣!一次受阅,终生光荣!此后的岁月里,季凤山对北京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每次故地重游,他总要去天安门走上一遭;每当看到电视上直播的国庆大阅兵,看到年轻一代的飒爽英姿,他总会欣慰流泪;而每当家人团聚的时候,他总要把自己三次受阅的经历,讲给儿孙们听。告诉他们:“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他们幸福的小家!”
1957年国庆大阅兵勋章
1986年3月正式退休后,季凤山随后就安置到了川沙干休所。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历任管委会副主任、主任。
期间,他积极配合干休所做好各项工作,遇到问题共同研究,遇到矛盾及时沟通,时时关心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进步,处处为军休干部们排忧解难。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带头参加小区的安全巡逻、环境卫生、捐资助学等工作,期间,共为花木东城四居委和川沙曙光居委的两名小学生募集捐款1万多元。
资料来源:东上海之声、浦东民政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 2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湖南饭店潘延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英勇的志愿军致敬,你们为了祖国人民贡献出了生命!
回复
·
2025-8-28 16:05:09
无双光束6k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为老前辈点赞
回复
·
2025-8-28 16:49:20
MerleRing
The author is known by historical past of the of Rosanne. Georgia is since they place I have been residing inside. Visit my web-site [url=https://findscasino.info/]casino game online[/url]
+关注
杨幂露背裙仙气飘飘
21阅读
10-04
李一桐蓝色礼裙露背美照惊艳全网,演绎极致优雅浪漫风情
57阅读
10-04
杨幂,露背碎花裙,真真美我一大跳!
25阅读
10-04
李纯与马頔官宣结婚,从搂搂抱抱到大大方方,爱对了人是藏不住的
80阅读
10-04
恭喜!李纯马頔官宣结婚,晒结婚照秀幸福,马頔嘟嘴亲老婆好萌
97阅读
10-04
肯达尔·詹娜抵达巴黎时装周参与Schiaparelli品牌试装
6阅读
10-04
查看更多
点击回到头条首页
首页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