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国庆大阅兵:他们载誉而归

IOCOscar6 · 2025-8-28 17:24:11
本报讯(张永黎 ) 96米,128步,75厘米,66秒通过,分毫不差!
217个日日夜夜,新时代中国女兵的柔情和刚毅、忠诚与担当一览无余。
万人瞩目!
“你是青海人民的骄傲,在祖国70华诞,在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无比自豪和骄傲!”
“光荣背后,有汗水也有泪水,但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武警女兵的责任和担当。”曹文婷说。
曹文婷,这位23岁的受阅女兵一夜之间红遍了大美青海。作为唯一一名代表武警青海总队的女兵,她用飒爽的英姿展示了高原女兵的光辉形象,展示了武警青海总队官兵的青春风采。
受阅女兵红遍大美青海
一人受阅,全队光荣
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典上,英姿飒爽的女兵方队以一往无前的气势,豪迈地向天安门走来。
1.jpeg

2.jpeg

曹文婷就在第11排第一名,作为排头兵的她,此刻目光坚毅,步伐有力。
远在1700公里外的武警青海总队会议室中,曹文婷所在的通信大队固定通信中队的女兵和其他中队的战友一起目睹了女兵的英姿飒爽。
“当看到曹文婷出现在电视上,激动和紧张,大家屏住呼吸,看着她熟悉的身影走过去了,我们知道她成功了,武警青海总队成功了,大家不约而同鼓起了掌!”中队长韩阳回忆道。
“一人受阅,全队光荣!”
“我们中队有女兵受阅了!”
“青海女兵受到习总书记检阅了!”
一时间,武警青海总队很多女兵的朋友圈都被曹文婷刷屏了。
“曹文婷,排头兵,你完成了我们所有人的梦想,你最帅,加油!”
“曹文婷,你是我们的骄傲!”
3.jpeg

一次受阅,一生受益
代表武警青海总队受阅,荣誉和骄傲背后,曹文婷是如何突破层层选拔,留到最后的?
参加阅兵对女兵的身体外形、身高体重、四肢比例、自身形象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通过各种筛选,从武警青海总队100名女兵中选了3名。”韩阳说。
5月4日,曹文婷接到被选中的通知。“当时感觉像做梦一样,因为我的体能不是太突出。”
5月20日,承载着武警青海总队的梦想,曹文婷来到了河北某训练基地又要接受新一轮的选拔。
150名全国武警女兵,通过体能训练等方式的选拔,90名女兵被淘汰,剩下60名女兵和其他各军兵种共352名组成了女兵方队来到了北京。
此后,曹文婷和大家一起开启了阅兵训练。不过,对这些年轻的女兵而言,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站军姿2小时不倒、练眼神40秒不眨,步幅75厘米……阅兵训练标准十分严苛。
枪线、帽檐线、下颌线,线线标齐;
横排、纵排、斜排,排排分明。
“因为我体能不是特别突出,所以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每天6点起床,她比别人早起,晚上9点10分夜训结束,她绑着5斤的沙袋继续训练。
9月初,离阅兵只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女兵的训练陷入了瓶颈。“这时,1984年参加第一批阅兵的女兵来慰问我们,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当时很多女兵都哭了。”
今年的北京经历了70年不遇的最长高温酷暑期,地表平均温度都在40摄氏度以上。
烈日下,受阅女兵托着沉重的步枪一站就是8个多小时,正步一练就是成千上万步,训练服湿透了、马靴里全是汗水。“有时候在烈日下站着快晕倒了,就自己鼓劲,千万不能给青海人民丢脸,一次又一次,终于坚持了下来。”
曹文婷回忆说,女兵方队中有一名武警特战女兵,训练中膝盖损伤严重,有时吃止疼药,但训练一次都没有落下。“有天半夜,她疼醒了,我们赶紧给她找止疼药,看着红肿的膝盖,我们知道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女兵坚韧不拔的风采。”
“一次受阅,一生受益!尽管晒黑了、晒伤了,被晒成‘三节棍’的腿还没有恢复,但在最美的年华穿了最美的军装,一生足矣!”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曹文婷就要退伍了,未来该如何走?曹文婷说要回湖南老家照顾父母。“不管我在哪里,退伍后从事什么工作,但我和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将伴随我一生。”
“今后,我们将总结传承阅兵精神,让阅兵精神成为推动中队建设的强大动力。”韩阳表示。
一次阅兵一生铭记,一次阅兵一生光荣!
向初心不变的青海女兵致敬!
本报讯(王瑞欣 ) 96米128步1分6秒,是踢正步走过天安门的精确数字,也是钱良深深印在心底的数字。
4双磨通了底的皮鞋,3件被太阳晒褪色的衬衫,迈开步就是75厘米的精准步伐,面对阳光40秒不眨眼的超强耐力……这是参加阅兵训练的缩写,也是一名中国军人坚定的守护。
满载荣誉而归,不悔青春付出。从3月25日进入阅兵方阵训练起,半年时间钱良瘦了30多斤,也因为训练左腿受了伤,在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一练就是一天,因为姿势不达标,钱良就连做梦都在重复训练场上的每一个姿势。可即便如此,军人依然是他最骄傲的名称,参加阅兵式依然是他最光荣的旅程。
4.jpeg

钱良:参加阅兵光荣一生
参加阅兵仪式圆了一个梦
1989年出生的钱良,是一名随父母扎根青海的“青二代”,2018年,凭着对部队工作的一腔热情,毅然转改文职,扎根高原。刚来单位对业务工作不熟悉,可短短几个月通过自己的努力,便已成为人武工作的行家里手。今年3月,钱良更是通过层层筛选进入了首次亮相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职方队,这让他无比激动。
因为文职方队是首次组建,与其他方队相比,方队成员身体素质弱,动作标准难达标成为训练的弱点。但是这里的每个人都不敢懈怠,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强化动作标准,钱良和队友们每天结束训练后都自觉增加训练时间,不断重复着每一个动作,大家互相监督,互相打气,只为了在阅兵仪式上展现出最好的军容。“从参加阅兵式训练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不论怎样都不能放弃,因为这是我的梦想。”钱良说。
5.jpeg

标准动作是用汗水换来的
7、8月的北京酷暑难耐,在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一站就是2个小时,被汗水浸透的衣服紧紧贴在皮肤上,可即便如此,钱良和队友们依然不敢懈怠。要问训练最怕什么,钱良的回答是感冒。因为一旦感冒就会被替换到预备成员中,无法参加训练,与阅兵仪式擦肩而过。参训期间,钱良一共踢坏了4双皮鞋,每一双都磨穿了鞋底,长时间的踢正步训练让他的腿从脚踝一直肿到膝盖,这样的负伤训练每天都在重复着,脚上的水泡更是从未愈合过。“用汗水换来动作,是我们文职方队的标准,参训的队员几乎每天都要换3身衣服,很多时候都是一套还没干另外一套已经湿透了。”回顾参训期间的种种,钱良的感慨很多,身边的队友们也给了他很多的感动。
经过计算,参训队员每天需要训练11.5小时,每人行走2.9万步21.75公里,每小时的出汗量甚至达到了2公斤。“高强度的训练,会让人的身体严重缺钠,每天晚上宿舍里都有人因为缺钠发生抽搐,那种疼真的很难受。”钱良说。为了补充钠,钱良和队友们就通过食用大量的盐水与榨菜来补充,体力吃不消的时候,就靠喝红牛来提神。付出必将换来回报,经过半年的训练,终于在国庆阅兵当天,钱良与队友用最铿锵的步伐接受了人民的检阅。
6.jpeg

阅兵一次光荣一生
严苛的阅兵训练当然是苦的,但对于钱良来说,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因为从天安门前走过的那一刻,心中的自豪感让钱良终生难忘,作为一名中国军人,无论身处何职,一声“为人民服务”足矣让人骄傲。
“一次受阅,终生荣光。虽然辛苦,但我度过了最幸福、最光荣的夏天。每天刻苦的训练就是为了展示人民军队风采,我们做得到了,终生难忘。”钱良说。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