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0热度把《许我耀眼》顶上热搜那天,我刚好被爸妈催婚到爆炸。
屏幕里,赵露思演的许妍把离婚协议往桌上一拍,我盯着那句“我不演了”,眼泪比她还快。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来不是我在追剧,是剧在替我骂人。
赵丽颖的电影版我也看了,美得发光,像博物馆里的瓷娃娃。
可许妍不是娃娃,她偷超市卫生巾时手指在抖,被老公逼签放弃财产协议时先咽口水再干呕,这些动静把我拉回小时候看我妈偷偷数钱交学费的夜晚。
瓷娃娃不会把狼狈给你看,许妍会。
原著作者沉南说剧版砍了10%的情节,却加了100%的烟火气。
她把时间线从十年前挪到现在,让许妍回村搞直播卖橘子,弹幕刷“扶贫剧乱入”时,我笑得拍桌子。
下一秒,许妍对着手机喊“这橘子跟我妈一样,外貌疤越多越甜”,我直接哭成狗。
谁懂啊,我们这种小镇姑娘,连伤口都要拿来带货。
赵丽颖工作室发文让大家“理性看待”,我懂,她们怕被比力。
可观众不理性,我们只想在角色里找自己的影子。
赵露思以前演甜妹,最多是“老公疼我”,现在她演“疼自己”,连黑眼圈都不遮。
第四集她偷完东西躲在楼梯间啃冷包子,腮帮子一鼓一鼓,像极了我通宵加班后塞下的那个隔夜汉堡。
那一刻,谁还管什么演技派流量派,我只知道她替我活了一次。
数据说这部剧让原著小说销量翻了四倍,心理学大V武志红夸它“社会标本”。
我倒觉得它更像面镜子——照见我妈那种一辈子没领过工资的女人,照见我自己,银行卡里三万八却不敢辞职的怂样。
制片人王柔说“去流量化”,我看是“去滤镜化”,把女性扒得只剩血条,再让你看她怎么自己回血。
现在豆瓣短评里骂许妍“自私”的越来越少,说“真实”的越来越多。
我忽然想起我妈当年离婚,全村骂她“作”,只有我知道她半夜把结婚证剪成碎片时,手比我还抖。
剧里许妍最后没复合,没暴富,只是站在橘子地边对着日出擤鼻涕,弹幕飘过一句“原来赢了就这鸟样”,我笑得比哭还难看。
说到底,我们不需要完美女神,只想看一个女的摔得狗吃屎后,怎么用手背抹抹血继续走。
瓷娃娃再贵,也捂不热被窝。
许妍不一样,她偷过抢过瓦解过,最后把伤疤晒成干,挂在直播间当赠品——这才是我们小镇姑娘能带走的生存指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