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连登24年春晚,却突然销声匿迹,嫁给广电高层的宋祖英经历了什么

冷荷mio · 前天 20:08
谁还能不服?!民歌天后宋祖英,曾24年霸占春晚舞台,最后却一声不响隐退,只为家里孩子?!


1.jpeg

湖南湘西出的苗族姑娘,年纪轻轻丧父,还没能叫上一声“爸爸”,就得顶起家里重担。


2.jpeg

她不是一般意义的明星,她是农村苦出来的,硬是靠自己一口好嗓子熬到了全国人民心里。
全中国人都在说她厉害,但她一夜之间从舞台消失,谁知道是自愿还是被逼?!


3.jpeg

宋祖英,从小家穷、父亲早逝、没得选,只能拼命活。
小时候,一边帮母亲干农活,一边用歌声安慰自己,没人告诉她唱歌能成名,只能自己猜。


4.jpeg

15岁进县歌剧团,条件烂到极点,没一个人觉得她能红,她还真就比谁都努力,比别人多练一倍!
连主角缺人被临时拉去救场,她硬是凭实力坐稳了主角位置。


5.jpeg

一出手就是不一样,湘西的小姑娘第一眼就给业内重量级专家留下名字。
1982年,被剧团送去“文武花旦讲习班”,满屋子都是比她条件好的演员,没人看好她。
她只会熬,练习比谁都狠,结果考核的时候,只有她拿到全票通过!


6.jpeg

拼命的人,机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后来大型剧、公演全国交流,她的演出终于冲出湘西,没进冠军名单,却被人生伯乐罗浩一眼相中。
罗浩,不仅是业内编导,关键时刻直接把她引荐到央视,谁说老百姓没有贵人运?


7.jpeg

春晚,这个舞台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
1988年歌手大奖赛,她输在冠军,但赢在伯乐。对于全国观众来说,《小背篓》是第一次认识宋祖英,但她熬了十几年才能有这一刻。
比起别的专业演员,她连踏上专业训练都是拼着脸皮和胆子。


8.jpeg

最后被收为徒,在央视为她量身定制《小背篓》。她一嗓子把全国唱服了,之后春晚连续24年都少不了她,全国老百姓“家家户户守着电视”就是等她那一嗓子。


9.jpeg

可是,1990年点燃春晚,等到事业正巅峰,宋祖英突然转身走了,谁能接受?
大家都以为她“飘了”,或者被所谓“高层潜规则”?可惜事实不是八卦一个字。
其实,她在最吃香的时候,转头回家当妈了。


10.jpeg

春晚的钉子户下台,就是因为——儿子没人带。
宋祖英和罗浩,因为角逐结识,罗浩很快被她的才华和勤奋吸引,拼上资源为她打开演艺路,两人相知、相恋,最后结婚生娃。


11.jpeg

儿子出生以后,两口子工作太忙,孩子总是没人陪。
宋祖英再红,明星妈妈在儿子心里都成了“缺席者”。她在舞台上光彩夺目,但在自己家里,孩子却成了留守娃,只有父母工作照片上的那个妈妈。


12.jpeg

有人问,这样的选择是不是图个清闲?还是怕舞台竞争变了?
结果宋祖英一句“只想陪儿子成长”,让很多观众哭了,这不是我们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困局吗?
花了半辈子拼到顶,明明可以继续红,却因为家庭和孩子选择退场。


13.jpeg

第三种声音出来了:有人说,女人拼事业结果还是得回家带孩子,中国女性就是这么现实吗?
也有人觉得,这才是母亲本色,孩子才重要,事业再大也没用……


14.jpeg

没人看见家里最真实的一面,只有宋祖英自己知道舞台的光和家庭的温度哪个更扎心。
她不是不爱事业,是不得不舍下。


15.jpeg

过去那个舞台上的焦点,现在在家里成了“普普通通的带娃妈”。
但反过来说这么多年,事业巅峰时她能抛下名利,只顾孩子,也有人开始佩服她的“狠劲”。
是不是女人必须有所牺牲,才能守住家庭?还是说,借口家庭,最终是逃避压力?


16.jpeg

宋祖英退出后,春晚歌声再也没有那种扎根土地的感觉,大家还会怀念她吗?


17.jpeg

有的家庭选择让妈妈们拼事业,有的让她们回归家庭,每个人都说自己对,但谁能说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春晚舞台还需要“宋祖英”这种老百姓的代表吗?如果你是她,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18.jpeg

这一代人到底是该守住家庭那么重要,还是拼名气拼事业才值得?你自己有什么想说的?


19.jpeg

宋祖英的故事到底戳中了多少家庭的软肋?每个人都是“宋祖英”,你敢不敢站队?


20.jpeg

能拼事业,能选家庭,最后都要自己埋单,你会为了自己孩子放弃一切吗?
大舞台和小家庭,哪个才是真的输赢?说说你的经历或者观点,让更多人能听到你的声音……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