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普京抵达中国,开始了为期4天的高强度外交访问。在此行结束不久,克里姆林宫发向外界透露了普京在华期间的真实状态:“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这句话背后藏着怎样的外交节奏?又意味着什么样的战略信号?
在这短短的4天3夜里,普京几乎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时刻,行程密不透风,连睡觉都成了一种“奢侈”。普京为何要拼成这样?他又在中国见了哪些关键人物、谈了些什么?
8月31日一早,普京乘坐专机从莫斯科抵达中国。按照佩斯科夫的说法,由于莫斯科与北京存在5个小时的时差,普京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作息。但问题是,他本身就是一个“夜猫子”,到了北京反而更难适应早起节奏。
抵达当天,普京的公开活动持续了三个半小时。虽然这一天的安排相对较轻,但由于时差影响,当晚普京的睡眠质量并不高。佩斯科夫透露,普京并未“马上休息”,而是继续处理文件,直到深夜才稍作休息。
9月1日是普京此行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他在天津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及“上合+”会议。从上午11点开始,普京的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4点。
这将近17个小时的连轴转过程中,普京先后与印度总理莫迪、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越南总理范明政、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尼泊尔总理奥利等人进行了双边会谈。
每一次会谈都不是寒暄,而是实打实地谈合作、讲成果。特别是与莫迪的会面,普京需要在当前美印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稳固俄印战略合作。埃尔多安则关心俄乌局势,双方也在会谈中讨论了粮食协议、黑海安全等问题。
凌晨4点,普京的车队才从天津赶到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到达时,普京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在车上处理文件。俄媒形容这天是“外交马拉松”的极致体现。
9月2日的行程一点也不轻松。这一天,普京最重要的任务是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举行正式会谈。这场中俄元首会谈持续时间不短,紧接着还有中俄蒙三边会晤,达成了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合作备忘录。
除了中方会谈,普京还抽空会晤了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这两国虽然不是上合组织成员,但一直是俄罗斯的传统盟友。普京借这个机会,推动了与这两国的能源和军事合作。
这一天普京的工作时间同样超过了14小时。虽然比前一日略短,但安排依旧紧凑。考虑到外交沟通需要严密措辞和高强度集中精力,14小时的外交谈判比普通工作更消耗体力和心理能量。
9月3日的行程从凌晨就开始了。为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九三阅兵式,普京需要在凌晨3点左右起床准备。按照佩斯科夫的说法,这对一位72岁的领导人来说,是极大的身体挑战。
当天的阅兵式结束后,普京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多场纪念活动。下午,他与朝鲜领导人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正式会谈,随后又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单独交流。
直到晚上10点半的记者会结束,普京才结束了这一天的全部行程。这一天下来,普京几乎没有任何空挡,即使是在餐叙期间,也不断与外宾沟通交流。
9月4日凌晨,普京专机从北京起飞,飞往海参崴。他没有选择休息,而是直接赶往东方经济论坛的会场。这意味着,在结束中国访问之后,普京又要以东道主的身份继续接待各国代表,工作强度依旧不减。
普京在中国的这4天3夜,总共工作了48小时,平均每天12小时。而根据国际标准,一周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0小时。以此来看,普京的工作强度远超常规。更何况,他还要不断调整时差,应对多语种、多议题的复杂外交交流。
为什么普京要这么“拼”?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的对外访问受到诸多限制。这次在中国的多边外交场合,是俄罗斯打破西方孤立、寻求突破的重要机会。普京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双边会谈,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经济合作。
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项目、中俄能源投资、对朝鲜及中亚国家的战略沟通方面,普京都希望拿出切实成果。他深知,在中国这样的外交平台上,每一次握手,每一次会谈,背后都对应着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普京的工作状态不仅仅是高强度,更是一种常态。公开资料显示,他平时作息极不规律,常常中午才吃早饭,晚上精神最好,经常工作至深夜。即使去西伯利亚或阿尔泰度假,他也会随时接听电话、批阅文件。
按照俄罗斯法律,普京每年可以有三十多天假期,加上工龄还能再多几天。但佩斯科夫早已明说,总统这个岗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假期。特别是在战争状态下,普京的行程更加保密,也更难公开休假。
这次中国之行,普京不仅跑完了一场外交马拉松,更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俄罗斯不会被西方轻易压垮。中国作为此次多边外交的主办方,展现了极强的组织能力和国际号召力。各国领导人纷纷赶来北京,不仅说明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也为中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舞台。
普京之所以拼命,也正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机会并不常有。普京在中国的这4天,确实是超负荷运转。
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连轴开会、跨时区调节作息,一切都源于他对俄罗斯外交形势的清醒判断。面对西方封锁,普京选择了“向东看”,而中国给予俄罗斯的,是一个可以全力发挥的舞台。这一场外交马拉松,不仅让普京累到极限,也让世界看到了俄罗斯在困境中仍不放弃主动出击的姿态。
信息来源:
[1]佩斯科夫透露普京访华期间每天只睡几小时 环球时报
[2]俄媒发布视频:普京在天津的一天 环球时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