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没结婚,没孩子,照样把人民大会堂的灯点亮。
吴越穿军装、素颜、一句“我愿做先锋”,弹幕直接刷屏:这才是姐的统治区。
很多人第一次记住她,是《我的前半生》里那个被骂上热搜的凌玲。
弹幕骂得狠,她照单全收,转头在采访里笑:“角色挨骂,说明我演对了。
”狠话背后,是每天收工后把剧本翻烂、把人物小传写到凌晨三点的死磕。
再往前倒,24岁就拿金鹰女配,起点高得吓人。
可真正让她站稳的,是话剧舞台那几年。
演《恋爱的犀牛》,嗓子哑到说不出话,还坚持把最后一排观众听清台词当底线。
她说:“电视剧可以NG,话剧没有退路,每一秒都得真。
”
感情那段,不提也罢。
被辜负后没卖惨,直接关机进组,把失恋的劲全砸进角色。
后来《扫黑风暴》里那个眼神里全是灰的贺芸,就是那段时间的副产品。
拍《繁花》那场走路念台词的戏,她形容“像边跳绳边背圆周率”。
王家卫要求高,她就在酒店走廊来回走,数着步子练节奏,鞋跟磨平一双。
最后一条过,监视器后头的王家卫只说一句:“可以。
”她回酒店哭成狗,觉得值了。
私下里的吴越,活得像上海弄堂里长大的邻家姐姐。
手机壳是父亲刻的印章图案,包里永远揣着本子和钢笔,看到好句子就抄。
去山区做公益,给小女孩扎辫子,顺手教她们用毛笔写名字。
她说:“传统不是老古董,是长在骨子里的底气。
”
白玉兰领奖那天,她没穿高定,选了件旧旗袍改的尺寸。
上台前给父亲发微信:“爸,你刻的‘静水流深’我带着呢。
”老爷子回了个大拇指心情,她笑得像个考完试拿满分的小孩。
有人问后不后悔没成家,她甩甩短发:“我嫁给了舞台,彩礼是观众的掌声。
”说完自己先乐,补一句:“当然,要是有人愿意一起背剧本,也行。
”
现在她给新人当评委,最爱问:“你最怕演什么?
”答不上来的直接pass。
她说:“连怕什么都不知道,还谈什么突破?
”
下次再有人拿年龄说事,直接把吴越甩过去。53岁,照样能把军装穿出少年感,把台词说出刀锋味。
人生这出戏,她早就拿了最佳剧本——主角永远是自己。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