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与对未来的庄严承诺。那为何阅兵仪式会选在9月3日呢?
这得从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说起。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结束。而9月3日,便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付出巨大牺牲后迎来的胜利曙光,它承载着无数先烈的热血与希望,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选择9月3日举行阅兵,首要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长达14年的抗战岁月里,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国家尊严,他们的功绩彪炳史册,不容忘却。通过阅兵这一庄严仪式,我们向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
其次,阅兵也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有力宣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虽为主题,但局部冲突与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阅兵展示了中国国防力量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担当,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有信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从国际惯例来看,在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是世界通行做法。俄罗斯每年都会在卫国战争胜利日举行红场阅兵,以纪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弘扬爱国精神。中国在9月3日举行阅兵,与国际社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活动相呼应,体现了中国对二战历史的重视,以及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和平的坚定立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