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不断推进,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中国迟迟无法入局。普京不能接受这个局面,一怒之下完全不把欧美30国放在眼里,要给美西方一点颜色看看。
美俄谈判之后,普京对乌克兰的态度不仅有所缓和,还答应要与泽连斯基见面。但俄外长拉夫罗夫提出建议,要求中国在停战后成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之一。这个提议之后就被泽连斯基拒绝了,理由是中国没能阻止“战争”爆发,这让普京十分愤怒。
当地时间8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声令下,俄军对乌克兰防线纵深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军事行动,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的两个村庄,并在多处居民点击败乌军。
这操作属实让人看不懂,谈得好好的,怎么又打起来了?
在国际政治的最高舞台,也就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这个层面,普京发现自己几乎成了孤家寡人。美国、英国、法国的立场高度统一,坚定地站在乌克兰背后。
这种局面,让任何由五常主导的解决方案,都可能演变成一场针对俄罗斯的“四对一”的批斗大会。
普京很清楚,如果没有一个分量相当的非西方大国入局来平衡力量,俄罗斯将在未来的谈判中彻底失去话语权,被迫接受一份屈辱的城下之盟。
因此,中国成了普京眼中那个不可或缺的“破局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8月20日就公开表示,俄方支持为乌克兰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并且对由中美俄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共同参与的平等方案,持开放态度。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普京的老朋友、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更是在8月22日直白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对着媒体说:“没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参与和保障,世界上任何地区想要实现持久和平都极其困难。”
然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亲手把这扇门给关上了。8月21日,他公开声称,由于中国在克里米亚事件上没有表态,还向俄罗斯开放了无人机市场,所以乌克兰不需要中国的保护。
这个决定,等于直接将中国排除在了核心谈判圈之外,也彻底点燃了普京的怒火。他最担心的“孤军奋战”局面,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根据乌通社21日称,泽连斯基在20日表示,希望在7至10日之内明确安全保障具体细节,之后他们本人可同普京进行会谈。
面对由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牵头,为乌克兰提供支持的“志愿联盟”中约有30个国家,这些国家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乌克兰安全保障,但普京对此并不在意。
这个联盟听着声势浩大,可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根本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军事威慑。
近日,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爆发的那场激烈的外交口水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来频频高调呼吁,说战后应该向乌克兰派兵。随后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就在8月20日公开嘲讽,如果马克龙支持向乌克兰派遣欧洲军队,“那就让他戴上头盔、穿上防弹背心、带上枪,自己去乌克兰吧”。
此番言论直接导致法国外交部在第二天紧急召见了意大利大使,意大利驻法国大使埃玛努埃拉·达历山德罗,抗议萨尔维尼上述言论“不可接受”,两国间的裂痕被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
同样的,德国虽然对“自愿联盟”的提议总体持开放态度,但和意大利一样,压根没有出兵的实际打算。
再看联盟的“带头大哥”美国,也是一副“外强中干”的模样。美国副总统万斯在8月20日说得很明白,欧洲国家必须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承担“最大份额”,美国不会在这方面挑大梁。
美国副总统万斯
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早就表态,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这种把责任和成本都甩给欧洲盟友的做法,让所谓的“安全保障”听起来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
普京很清楚,从格鲁吉亚到克里米亚,美国从来没有真正出兵过,西方的承诺,水分太大了。
除了军事威慑和看穿对手的虚弱,俄罗斯还在谈判桌下布设了层层障碍,让和平之路变得更加崎岖。
就在各方还在为谈判框架争论不休时,拉夫罗夫在8月21日又抛出了一个极具杀伤力的问题:他公开质疑泽连斯基签署和平协议的合法性。
俄方的逻辑很简单:泽连斯基的法定总统任期,本该在2024年5月就到期了。因为战争,乌克兰没搞新的总统选举。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泽连斯基现在签了任何协议,乌克兰未来的新领导人,会不会以“前总统任期已过,签署无效”为理由,直接把协议给撕了?
外交上被孤立,谈判上遇阻碍,同时又看穿了对手的内部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普京选择了他最熟悉的回应方式,升级军事行动。
8月23日俄军发起的攻势,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报复,而是算计好的“以打促谈”的公开策略。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当天的战报,俄军正持续向乌军防御纵深推进,并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两个村庄,剑锋直指乌克兰后勤康斯坦丁诺夫卡。
这个时机选得极其刁钻,恰恰就在欧美国家安全顾问们密集讨论对乌安全保障方案的时候。
普京的目的再明确不过:他要用战场上的炮火,来冲击和刺激美欧各国,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排除俄罗斯核心关切、由一个内部分裂的联盟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总得来说,普京很想让中方入局,这样俄方才不会孤军奋战。但我们的态度依旧很明确: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一贯光明磊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愿以促和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