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越买越少,普京没办法再装看不见,要来中国敞开心扉聊一次

阿七说史 · 2025-9-2 11:34:40
2025年8月,国际能源市场暗流涌动。数据显示,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前7个月同比下降8.5%,这一变化让克里姆林宫再也无法保持沉默。
据俄方宣布,普京将于8月底至9月初进行访华,此行被外界视为俄罗斯在经济压力下的必要之举。
在西方制裁持续加压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已处于衰退边缘,增长动力明显减弱,而中国市场的微妙变化更让普京政府意识到——是时候来北京敞开心扉聊一次了。
1.jpeg

这场即将到来的会谈,不仅关乎双边贸易平衡,更可能重塑欧亚地缘政治格局。
一、中俄贸易数据背后的现实挑战

2025年1 - 7月,中俄双边贸易额数据出现了若干变化,此现象备受广泛关注。中国对俄罗斯出口额降至 562.4 亿美元,同比下降 8.5%。在众多贸易品类中,汽车出口领域的变化尤为显著。
曾经俄罗斯是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市场,然而如今,俄罗斯的进口政策发生了收紧。这一政策调整,直接导致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同比减少了 62%。
2.jpeg

这种贸易额的下滑以及贸易结构的变化,背后反映出的是双方在贸易政策、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现实情况。
从俄罗斯自身经济状况来看,其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困境。2025 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经济年增长率仅为 1.4%,创下了近两年的新低。
经济增长的乏力,使得俄罗斯国内市场活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通胀问题也较为突出。尽管5月通胀率降至10%以内,可这一数字依旧是俄罗斯央行目标的两倍。
3.jpeg

更为关键的是,民众实际感受到的通胀率更高达 16.1%。高通胀使得俄罗斯民众的消费能力下降,对进口的非必需消费品需求进一步降低,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部分商品自然也受到了冲击。
二、俄罗斯经济对华依赖的多维表现

尽管中俄贸易数据有波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经济在多个维度上对中国存在着较强的依赖。能源出口方面,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堪称紧密。
2024 年,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之一,占中国进口总量的 13.5%。到了 2025 年上半年,俄罗斯化石燃料出口中国的金额达 54 亿欧元,占其总出口的 38%。
4.jpeg

对于俄罗斯而言,能源产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欧洲市场曾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方向。
但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遭遇挫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中国稳定且庞大的能源需求,成为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保障,为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关键的外汇收入。
在技术与工业品领域,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同样明显。随着西方企业从俄罗斯撤离,俄罗斯国内的工业生产面临诸多困境。
5.jpeg

三、普京访华的战略考量与预期

在俄罗斯经济面临挑战以及国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普京访华有着重要的战略考量。俄罗斯在失去欧洲部分能源市场后,急需拓展其他市场来维持能源产业的稳定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消费大国,增加对俄罗斯能源的采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俄罗斯在欧洲市场的损失,缓解其财政压力。
同时,普京也期望吸引更多中国企业赴俄投资。物流、矿产和机械制造等行业,都是俄罗斯希望中国企业参与的领域。
6.jpeg

通过中国企业的投资,俄罗斯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从而缓解战时经济压力。
于西方外交孤立的困局之中,俄罗斯迫切需要中国在国际多边框架下给予政治支持。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中国的立场和态度对于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
四、国际格局中的中俄关系走向

在国际格局中,美国因素对中俄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关税。
7.jpeg

不过,美国最终对中国暂缓实施了这一政策。这其中,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反制筹码起到了重要作用
稀土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在高科技产业、军事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使得美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得不有所顾虑。
从中俄自身来看,两国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仰赖大量能源的支撑,俄罗斯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恰好可满足中国之需。
而俄罗斯在工业技术、民用产品等方面,又需要中国的市场和技术支持。在国际多极世界的构建中,俄罗斯试图通过 “分而治之” 策略分化欧盟,以减轻自身在欧洲方向的压力
8.jpeg

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追求,致力于在多极世界格局中,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俄关系在贸易数据的起伏、经济依赖的现实、领导人互访的推动、中国坚定立场的指引以及复杂国际格局的影响下,正不断向前发展。
双方在合作中既面临着挑战,也有着诸多机遇。普京即将到来的访华之行,折射出后冲突时代俄罗斯经济的现实困境与战略选择。
中国市场的微妙变化,从汽车出口锐减到能源进口结构调整,已经向克里姆林宫发出了明确信号:在任何双边关系中,单一依赖都不是可持续的策略。
9.jpeg

中俄关系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需要持续深化的能源与安全合作,另一方面是必须谨慎平衡的战略自主性。
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将取决于俄罗斯能否真正理解中国提出的“互利共赢”内涵,以及双方能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健康、平衡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
这不仅关乎两国利益,也将对全球战略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10.jpeg

资料来源:
1.在边境感受中俄贸易现状2025年08月20日 11:00 环球时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