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拒绝和解!被砍女子发声:要让闺蜜为恶行付出代价

子夜 · 昨天 16:26
血一下子从头部喷涌而出,姚女士捂住伤口怎么也不敢相信——砍向她的竟然是自己曾经最好的闺蜜。
1.jpeg



谁能想到?温馨的闺蜜聚会瞬间酿成血腥现场。2025年6月10日,重庆姚女士在家中约闺蜜一起吃晚饭,却没想到一顿饭差点成了自己的“最后一餐”。
2.jpeg



争执中,她的闺蜜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对准姚女士头部猛砍。鲜血瞬间涌出,姚女士被紧急送医,头部伤口长达5厘米,缝了十余针。
3.jpeg



更令人心寒的是,行凶者事后仅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天、罚款500元——因伤情鉴定为“轻微伤”,未达到刑事立案尺度。
4.jpeg



01 酒局变悲剧:菜刀砍向闺蜜


事发当晚,姚女士好心邀请闺蜜到家中吃饭喝酒。最初气氛融洽,有说有笑,如同往常无数次的聚会一样。
5.jpeg



但随着酒精发挥作用,两人因琐事发生争执。争吵逐渐升级,闺蜜情绪失控,竟冲进厨房拿起一把长约25厘米的菜刀。
6.jpeg



手起刀落,菜刀直接砍向姚女士头部。鲜血顿时从伤口涌出,姚女士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头上缝了十多针。
7.jpeg



02 轻微伤之争:5厘米伤口的法律困境


司法鉴定显示,姚女士的伤口长度为5厘米,缝了十余针,但伤情被判定为“轻微伤”。


8.jpeg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尺度》,头皮创口长度超过8厘米才构成轻伤。姚女士的伤口仅5厘米,差了那3厘米,就让案件只能定性为“轻微伤”。
9.jpeg



这一鉴定结果直接决定了案件的处理方式——从可能的刑事案件降格为治安案件,行凶者面临的是行政处罚而非刑事追责。
10.jpeg



03 处罚结果:行凶者仅被拘10天


警方向姚女士出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其闺蜜被行政拘留10天,并罚款五百元。
11.jpeg



这样的处罚力度源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12.jpeg



姚女士难以接受这一结果:“伤口缝了十多针,才只是轻微伤?往头上砍还不是杀人未遂?”
13.jpeg



04 2万和解背后的态度转变
事发后,闺蜜家人曾到医院探望。闺蜜的丈夫甚至下跪道歉,希望求得姚女士原谅。


14.jpeg

但随着鉴定结果出炉,闺蜜一家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厘革。行凶者提出支付2万元寻求和解,但姚女士坚决拒绝。
15.jpeg



“绝不是钱的问题”,姚女士表现,“她事后还在朋友圈威胁我,根本没认识到错误!”


16.jpeg

05 不认错还威胁:受害者的坚定选择
令姚女士心寒的是,闺蜜在拘留结束后不仅毫无悔意,还继续通过朋友圈、群聊等方式威胁挑衅她。
17.jpeg



这种态度更加坚定了姚女士追究到底的决心。她已经委托律师,准备通过民事诉讼追究对方的赔偿责任。
18.jpeg



姚女士希望通过法律程序让闺蜜为其行为付出应有代价,并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19.jpeg



06 律师观点:法律评价与生命威胁的不匹配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巩晶晶分析,此案的社会争议在于处罚纯粹以结果为导向,忽视了菜刀举向头顶时已经存在的极高潜在致命风险。
20.jpeg



巩晶晶指出:“‘轻微伤’的结果更多源于被害人的运气,偶然因素(如砍击角度偏差、力度失控、受害者躲闪等),而非加害人行为自己的‘无危险’。”


21.jpeg

选择菜刀作为工具、针对头顶要害攻击,通常意味着行为人具有明显的伤害故意,甚至可能包罗放任致命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
22.jpeg

07 闺蜜情背后:三年关系的真相
姚女士与砍伤她的闺蜜相识已有三年。最初,闺蜜多次邀请她去夜店喝酒,虽然多次拒绝,但两人最终还是成为了朋友。
23.jpeg



闺蜜外貌上很会照顾人,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让姚女士觉得找到了知心朋友。
但姚女士逐渐发现闺蜜酒后性格大变,经常骂人甚至打人。酒醒后闺蜜总是道歉,姚女士也没有计较。
24.jpeg



直到这次事件发生后,姚女士才意识到,这位闺蜜接近她可能是出于利益考虑。其他朋友告诉她,闺蜜经常在背后说她坏话。
25.jpeg



法律的尺度酷寒而精确:5厘米 versus 8厘米,3厘米的差距决定了一个案件的不同性质。


26.jpeg

许多网友质疑:“往头上砍还不是杀人未遂?”但法律只看结果而非意图。姚女士的维权之路显得漫长而艰难,她不仅需要治疗头上的伤口,还要修复内心的创伤。
27.jpeg



那条5厘米的伤疤,将会成为她生命中永远的警示——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法律的界限也并非总是与人性的直觉相符。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